求職者被單位錄用后,按照程序要辦理入職手續。這個時候雙方會簽署勞動合同,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這樣就標準著雙方建立了正式的勞動關系。員工辦理入職手續時需要注意是事情不少,其中很多在勞動法中有法律依據。那么勞動法入職規定有那些內容?下面我們跟隨小編具體了解下相關知識吧。
一、勞動法規定入職多久簽署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應當自入職之日起1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簽訂的,第2個月至第12個月且勞動者有工作的期間,應當按月支付二倍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勞動法規定員工入職試用期是多久?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2、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4、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三、員工入職后什么時候繳納社會保險?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為保障社會保險制度的落實,國家制定《社會保險法》明確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目的就是維護公民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一般自勞資雙方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用人單位即應該給勞動者繳納社保。否則屬于違法行為,勞動者有權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免費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相應的責任。
綜上所述,入職手續對于新員工而已非常重要,一些不正規的單位會利用員工對法律知識不了解,在這一環節做手腳,因此,了解一些勞動法入職規定的相關知識,在保護自身權益方面還是比較有用的。按照規定,單位應該在為其辦理入職手續后一個月內簽署勞動合同,并且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半年,社保和公積金應該在次月繳納。
大學生畢業入職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方責任導致加工人無法按期完工還能否要求支付費用
2021-02-03運輸合同中稅款由誰承擔
2020-11-22買賣婚姻救父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2-12員工股權激勵解禁后多久能賣
2021-01-12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上下班途中工傷賠償多少
2020-12-10哪些交通事故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1-01-01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1-08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胡某訴某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