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正常人提出離婚訴訟,對方當事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需要有法定代理人代理訴訟;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依法由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在此種情況下代理人不是“包辦離婚”嗎?這是與上述問題不同的另一個需要明確的問題。這種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并不意味著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人有權代替無行為能力的被告作出離婚的意思表示,僅意味著他們是為了維護被告的婚姻權、財產權和其他權益而代為進行訴訟。他們仍無權代替無行為能力的被告作出是否離婚的實體法意義上的意思表示。從根本上講,他們的代理是訴訟程序上的代理,而不是實體法上的代理。當事人之間的婚姻關系是否解除,是由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狀況和有關法律規定,作出是否離婚的裁判。因此法定代理人或者指定代理人不存在侵犯或干涉被代理人的婚姻自主權的問題。而如果原告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則不僅僅是其不能作出離婚的意思表示,同時影響到其作為離婚訴訟的原告主體身份是否具備的問題,這是法律上沒有規定的問題。由于其不能親自作出離婚的意思表示,其就不能作為原告提起離婚訴訟。所以兩者有明顯的區別的。
監護人的監護職責不包括對被監護人婚姻權利的干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對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職責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二)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三)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四)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五)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六)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他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其中并沒有對無行為能力人的婚姻生活進行監護的職責。只有當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與人發生爭議時,才可以由監護人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理他進行訴訟。但離婚訴訟屬于形成之訴,而非確認之訴或給付之訴,不屬上述中的第(六)種情形。當無行為能力的人配偶對其不盡撫養義務時,監護人可為其提起要求扶養之訴;當配偶對其遺棄或虐待時,監護人可為其提起刑事自訴;甚至當配偶有重婚行為時,監護人可為其追究配偶的刑事責任。更有甚者,在配偶起訴離婚后,若其有《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監護人可為無行為能力人提出要求對方進行過錯損害賠償的反訴,但監護人卻無權提起離婚訴訟,因為法律賦予公民以婚姻自主權,由公民自主決定婚姻問題,他人不能代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稿多投的行為違法嗎
2021-01-01抵押
2021-03-17這些關于欠條,借條,收條的法律常識你必須了解
2021-01-19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修高速公路占農戶住房怎么賠償
2020-11-20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財產保險理賠的方式方式有哪些
2021-01-20保險欺詐的法律后果是怎么樣的呢
2021-01-23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土地承包經營權指的是什么
2020-11-18法律對于土地承包權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7劃撥土地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轉讓協議書規定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