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一個工作單位工作難免出現各種問題,如果一旦不想在一個單位工作我們往往就會選擇離職,但是因為和工作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所以在離職時需要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然后投身于下一個工作單位,但是現在很多人離職時,因為各種原因離職未解除勞動關系,但是離職未解除勞動關系有什么影響呢?
一、離職未解除勞動關系的影響
1、用人單位可能以此為理由克扣工資;
2、社保轉移需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或離職證明,無相關證件可能無法辦理;
3、住房公積金提取需要離職證明,不解除勞動合同就沒有離職證明;?
4、未解除勞動合同可能下一家公司不能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因為可能新單位帶來風險;?
二、離職未解除勞動關系相關法律法規知識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可以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現在很多單位和員工確定勞動關系都是通過勞動合同,如果離職未解除勞動關系那么沒法和下一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發放的工資原單位也可能扣除等等,所以一定要解除勞動關系,可以通過解除勞動合同或者其他方式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原單位故意刁難,不解除勞動關系,那么當事人可以就此事向當地的勞動保障部門申請維權。
2020年正式職工辦理離職手續的流程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關于網絡人身攻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8網絡小說重名是否構成侵權
2021-03-16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執行董事和董事長有什么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1-08信用卡逾期怎么申請債務重組
2020-12-20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保險公司不認拖車費怎么辦
2021-01-31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發生大地震造成人員死亡保險能賠償嗎
2020-12-26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被保險人因犯罪死亡保險人應否承擔給付責任
2020-12-06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