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是指民事權利受到侵害的權利人在法定的時效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當時效期間屆滿事,人民法院對權利人的權利不再進行保護的制度。也就是說,在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權利人主張權利,人民法院就保護該權利,強制義務人履行其義務,倘若在規定的訴訟時效屆滿后權利人再主張其權利,若沒有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延長事由,那么法院就不會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而是回駁回權利人的訴訟請求,權利人喪失訴訟的勝訴權。
民事訴訟時效有幾種呢?
第一種是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對訴訟時效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第二種是特殊訴訟時效,就是法律針對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關系而規定的訴訟時效。
特殊訴訟時效優先于一般訴訟時效。特殊訴訟時效又分為3種:
一、短期訴訟時效。我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下列時效為一年:1、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2、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被損壞的。”這類時效的訴訟時效為一年,短于一般訴訟時效的兩年。當發生上述四種情形時,權利人必須在1年內主張權利。否則就必須承擔敗訴的風險。
二、長期訴訟時效。長期訴訟時效有以下幾種:《合同法》第129條“第一百二十九條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因其他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的期限,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這種情形下的訴訟時效為4年。
還有一種長期訴訟時效為《環境保護法》第42條“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3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起時計算。此種情形訴訟時效為3年。
三、最長訴訟時效。國家規定為二十年。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黨紀處分到期怎么處理
2021-02-08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訂立勞動合同程序怎么規定
2020-11-28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意外傷害保險介紹
2021-02-19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劃撥土地能否贈與他人,劃撥土地贈與所需證件和資料有哪些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