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動者來說,在進入單位以后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力開始的那一天,其實就應當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即使在一段時間之內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但是用人單位絕對不可以長期不和自己簽訂勞動合同,這樣自己的權益是得不到保護的。下文中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入職一直不簽合同勞動者應該怎么辦?
一、入職一直不簽合同勞動者應該怎么辦?
1、沒簽勞動合同單位違反勞動法,你書面提出離職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單位支付你工資、押金外,還可主張經濟補償金、上班第二個月以后的雙倍工資、補繳社保等;從你離職開始算,勞動仲裁時效為一年!
2、申請勞動仲裁很簡單:攜帶勞動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然后去當地仲裁委申請立案就可以!立案后,你去找新工作,不耽誤什么!
3、前提是有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等(其中有公章的工作證、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有你名字和公章的文件,有一個足以證明勞動關系)。
二、簽訂勞動合同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第一、簽訂勞動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平等自愿是指勞動合同雙方地位平等,應以平等身份簽訂勞動合同。自愿是指簽訂勞動合同完全是出于本人的意愿,不得采取強加于人和欺詐、威脅等手段簽訂勞動合同。協商一致是指勞動合同的條款必須由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才能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簽訂勞動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在執行勞動合同制度過程中有些合同規定女職工不得結婚、生育子女;因工負傷協議“工傷自理”,甚至簽訂了生死合同等顯失公平的內容,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這類合同自簽訂之日起就成為無效或部分無效合同。因此,在簽訂合同前,雙方一定要認真審視每一項條款,就權利、義務及有關內容達成一致意見、并且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簽訂有效合法的勞動合同。
第三、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同時,要注意勞動合同的內容,這是履行勞動合同和勞動爭議處理的重要依據。
勞動合同應具備以下條款: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以及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除此以外,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可協商約定其他條款。勞動合同期限有三種形式,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的三種形式。有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有明確的終止日期。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以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時間為合同期限,也是有固定期限的一種特殊形式。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的終止時間,但必須在勞動合同中規定終止或者變更合同的條件。“工作內容”主要指應該完成的工作任務的數量或指標。由于《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因此,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對“工作內容”的規定要與同崗、同工種的職工完成的任務相同。
第四、既要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又要結合實際。
簽訂勞動合同偏離法律、行政法規,可能產生無效合同,但又不能千篇一律地照抄法律、行政法規,而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特別要注意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留有余地的地方。因為這些地方就是照顧適用者的特殊情況。如對于《勞動法》規定的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的工作制度,只要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工作時間究竟定為幾小時,雙方當事人都可以協商。這就是正確運用法律、行政法規留有余地的一種情況。
第五、合同內容可簡可繁。
勞動合同簽訂時要因人、因地、因事而異。簡單容易記憶,便于簽訂,商量余地大;但條款過于簡單、原則,容易產生認識和理解上的分歧和矛盾,而帶來不利影響。繁,在執行時容易掌握,可以減少分歧和爭議的發生,但在簽訂時比較麻煩,而且再詳細的勞動合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簡、繁相結合,如對于法律、行政法規已有規定的一些沒有變通余地的內容,可以只寫明按照某項規定執行即可,這就做到了簡;對于法律、行政法規沒有具體規定或者允許當事人變通的內容,特別是容易產生爭議的地方,就應當規定得詳細一些。
第六、合同的語言表達要明確、易懂。
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它涉及到當事人的權利、責任和利益,能夠產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簽訂勞動合同時,在語言表達和用詞上必須通俗易懂,盡量寫明確,以免發生爭議。
以上資料就是關于,入職一直不簽合同勞動者應該怎么辦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在工作當中用人單位不對自己簽訂勞動合同的話,自己可以要求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另一方面是即使沒有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如果發生了勞動糾紛,自己也可以根據考勤記錄、工資記錄以及其他證人證言來確定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是否可以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撞傷牙齒鑲牙在意外傷害險的理賠范圍呢嗎
2020-12-22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公益拆遷比商業拆遷補償低嗎
2021-01-15征地拆遷時,只能選擇拆遷安置房怎么辦
2021-01-02如何寫拆遷安置房申請
2021-02-12房屋拆遷補償協議
2021-02-07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拆遷房安置補償方式有哪幾種
2020-11-22廠房遇到拆遷,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0拆遷辦法為什么要調整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