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勞動關系的原則有哪些?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勞動關系的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1)勞動權利義務相統一原則我國《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這一規定被確立為勞動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表明,有勞動能力的公民從事勞動,既是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又是履行對國家和社會所承擔的義務。
每一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從事勞動的平等權利,即享有勞動權。所謂勞動權,指的是公民按照法律的規定,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權和職業選擇權。公民只要有勞動能力,不論性別、民族、財產狀況等的不同,都有權參加勞動并獲得勞動報酬;有權依法選擇符合自己特點的職業和用人單位;有權利用國家、社會提供的各種機會參加不同的培訓,以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
勞動既有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的義務。我國憲法明文規定,勞動是一切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義務勞動。勞動者在勞動崗位上應認真履行各項勞動義務,要按時按量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2)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在我國,要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應當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落實憲法中的規定,使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全面、平等保護。
所謂全面保護,是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包括勞動財產權益、勞動報酬權益、勞動者人身權益。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權益,都應該得到保護。
所謂平等保護,是指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要受到平等的保護。首先,對各種勞動者平等保護。對于不同性別、民族、種族、職業、職務的勞動者,他們在勞動法上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禁止對勞動者有任何歧視。其次,不應該注意對特殊群體的特殊保護。對于特殊勞動者群體(如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少數民族勞動者等),除了要給予他們勞動法的一般保護之外,還應該對他們的特殊利益給予特殊的保護。
(3)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原則勞動法主體主要包括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法主體利益包括國家的利益、用人單位的利益和勞動者的利益。勞動法主體利益平衡就是要求盡量實現這三方利益的平衡。國家的利益是整體利益,在勞動法人,主要表現在通過保障和促進勞動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實現國家政治穩定、社會安寧和經濟文化發展,從而為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和用人單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只有用人單位的利益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地改善生產條件,改進經營管理,為勞動者提供更好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
綜合上面所說的,確實勞動關系最重要的就是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是唯一可以受到法律保護的證據,但勞動者也要遵守勞動法不做任何違反條款的事情,所以,做為一位勞動者對于勞動法一定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在工作中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現在的勞動法越來越完善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消貸款要多少違約金
2021-03-09協商解除合同是否要通知
2021-01-19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第三方支付接口收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6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隱瞞房屋已經抵押事實出售房屋構成犯罪嗎
2020-12-05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2021-02-08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婚內出軌被當場捉奸可以作為離婚賠償證據嗎
2021-01-13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離婚后還要計生考核嗎
2021-01-15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