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跟公司解除勞動關系的協議書需要注意哪些
1、盡量填寫辭職申請書
辦理離職手續,你還需要再就業,如果沒有相應的手續辦理,再入職將會遇到很多困難。盡量寫好辭職申請書,注明辭職原因交付用人單位,盡量不要在離職時和單位搞得不愉快,如果單位開出辭退文件,那么對你會有一定的影響。
2、解除合同的時間要注明
一定要注明合同終止時間,也就是和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準確時間,在這個時間里辦理完相關手續,并且完成工資結算等事宜。時間應該一致,不能提前也不能推后。
3、解除合同有經濟賠償
勞動合同到期后,如果是單位提出不再進行合同續簽,那么單位需要支付你一定的經濟補償款,一般是按照工作一年核算一個月的工資,最高不超過12個月。如果是你執意離職,并且有證明材料,那么單位可以不同支付對應的經濟補償款。
二、建立勞動關系的條件是什么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三、怎么區分勞動、勞務關系
1、兩者產生的依據不同。勞動關系是基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生產要素的結合而產生的關系;勞務關系產生的依據是雙方的約定。
2、適用的法律不同。勞務關系主要由民法、合同法、經濟法調整,而勞動關系則由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規范調整。
3、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關系的主體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必須是勞動者個人,勞動關系的主體不能同時都是自然人,也不能同時都是法人或組織;勞務關系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也可以是公民與法人、組織。
4、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關系的雙方主體間不僅存在著財產關系即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章制度
大家都知道勞動關系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的受法律保護的關系,在我國法律上關于勞動關系有明確的解釋說明。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在續約的時候,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解除勞動關系是必然的。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國外保護非婚同居女性權利的法律方法有哪些
2020-11-1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交通事故誤工費怎樣求償
2021-03-21撫恤金的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01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國家規定實習期多長
2021-01-08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劃撥土地與出讓土地可以辦證嗎
2020-12-10房地產土地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