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同居多年算窩藏包庇罪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定,窩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
窩藏包庇罪構成要件
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司法機關對犯罪進行刑事追訴和刑事執行的正常活動。
本罪窩藏、包庇的對象是“犯罪的人”,即已經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不僅包括被法院宣告有罪的人還包括依法被追訴的人)。因此,窩藏、包庇一般的違法分子和已被免于刑罰處罰的人,不能構成本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解釋第362條的規定,“旅館業、飲食服務業、文化娛樂業、出租汽車業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這條規定擴大了包庇罪的對象,把一般違法的賣淫者、嫖娼者納入了包庇的對象。
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窩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為。
所謂窩藏、包庇犯罪分子,是指兩類行為:
1、為犯罪分子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如,把正被追捕中的犯罪分子藏于家中,等風聲過后,為其出資人,讓其遠走高飛。
2、是作假證明包庇犯罪的人。這是指向司法機關提供假的證明來幫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
應當指出,本罪屬于選擇性罪名,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窩藏與包庇犯罪分子行為之一,便足以成立本罪。在確定具體犯罪行為的罪名時,可根據行為人實際實施的行為來使用罪名。
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任何年滿16周歲并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但犯罪人本人不能構成本罪的主體。
主觀要件
本罪的主觀方面為故意。因此,行為人不知道對方是犯罪分子而為其提供藏身之所或物幫助,或者不了解事實而講了客觀上有利于犯罪人的證詞的,不能以犯罪論處。(主流學說認為犯罪人的近親屬不能構成本罪)。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兩人同居多年一般不算是構成了窩藏包庇罪的,窩藏包庇對象是犯罪的人,一般的違法分子和已被免于刑罰處罰的人,不能構成本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單方進行傷殘鑒定法律承認嗎
2021-01-12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2020疫情期間工資被拖欠怎么維權
2021-02-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代位追償權的實現影不影響保險公司理賠
2021-03-04什么是保險合同,保險合同具備什么特點
2020-12-20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哪些機動車保險中會有免賠率
2021-03-14我國土地承包具體有哪些要求
2020-12-05裝飾工程承包合同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