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攻擊離職員工公司被判侵權
去年年底,黃江鎮一員工因離職與公司“不歡而散”。公司則在知名網站言語攻擊該員工,致其再找工作受阻。員工向法院起訴公司,要求撤銷攻擊言語并支付精神賠償。法院稱,近兩年類似案例呈增多趨勢,建議企業要尊重員工,提高對員工名譽權保護意識。
公司網上言語攻擊離職員工
羅先生原為黃江鎮某纖維制品公司員工兼合伙人之一,負責工作銷售,后因故離職。離職后,該公司自2012年12月13日左右在其公司官網及阿里巴巴誠信通網站發布公告,內容為“羅××因在職期間嚴重違反職業道德已離開我公司。從2012年12月4日后羅××行為與本公司無關。但其還在利用我公司名義進行違法交易,為保障客戶利益,謹防上當受騙……”
羅先生認為公司言語中傷行為已嚴重侵犯了其名譽權,讓其工作受阻。最終起訴至市第三法院,要求該公司停止對其侵權行為,消除影響,向其賠禮道歉,并支付精神損害賠償3萬元。羅某起訴后,該公司自行撤下上述公告。
法院認為,該公司公告中使用“嚴重違反職業道德”、“違法交易”等否定性評價用語,客觀上造成業界對羅評價降低、信譽減損,給其造成一定精神損害,理應賠償。法院最終裁定公司賠償5000元。
員工名譽權糾紛案數量上升
東莞第三法院通過統計發現,企業員工名譽權糾紛案件量近兩年明顯上升。其中2011年該院僅有1宗;2012年有2宗;今年僅上半年已有2宗。此類案件主審劉法官認為,上述案件數量增加說明公民權利意識增強。同時也體現了目前企業對員工名譽保護意識淡薄、對員工缺乏尊重的情況。“個別企業在員工尤其是銷售類骨干員工離職時,擔心員工帶走客戶損害企業利益等原因,過于主觀臆斷地對員工進行侮辱性、攻擊性和否定性評價,并大肆宣傳。這些都是對員工名譽權的侵犯。”劉法官稱,希望通過上述案例能提高企業尊重員工意識,普及名譽權是受法律保護的人身權的理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強制執行申請書
2021-02-16資金拆借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8移送管轄保全是否變更法院
2021-03-0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天津航空飛機延誤賠償
2021-02-03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0-12-25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有什么區別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