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實名制的提出遭到了激烈的反對,究其遭遇如此困窘處境的根本,正是網友擔心網絡言論自由權遭受限制。
言論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發表言論以及與聽取他人陳述意見的權利,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但言論自由是在不違反法律規定前提下的自由,并非絕對的自由。從公法角度看,其受到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等制約。從私法的角度看,其受到他人權利的限制,例如名譽權、隱私權等。
網民言論只是言論的一種新的傳播形式。網絡并不是一個純粹自由的空間,它是現實社會在網絡上的延伸,受到現實社會法律的約束,從而防止因權利濫用對國家、組織或者他人造成侵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都對網絡言論自由作出了限制。網民作為一個具有行為能力的公民要言責自負,不能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甚至國家利益。
現階段,網民言論現在正處于匿名性與虛擬性交織的狀態,這使得發言者不考慮承擔社會責任的問題。其存在這樣幾種不理智的特性:情緒化、粗俗化、偏激性、群體盲從性。大部分網民很少質疑信息的真實性,也沒有進行成熟的思辨,僅憑主觀的沖動對信息發表意見,帶有很嚴重的感情色彩,易導致真相的掩蓋、言論的失實。
從法學角度講,當人處于沒有社會約束力的匿名狀態下容易做出宣泄原始本能沖動的行為。那么,以一種非理性的觀點來評價、理性或非理性的事件,或者說以一種本身就缺乏監督的機制來監督社會、他人,這本身就存在謬誤。
權利和義務永遠是統一的,而目前網民言論所呈現的狀況是權利本位的無限擴張和義務本位的缺失。網絡言論自由權在各種“網絡通緝令”事件被濫用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在推行網絡自律的同時,有必要由外部力量介入,讓網民在發表言論時考慮到發言應該承擔的責任,令其客觀的對信息進行思辨,尊重事實、尊重他人權利。
事實上,大部分網友對博客實名制存在誤讀,認為實名就是注冊、寫作、評論都實名了,從而將導致話語權的喪失。如果博客寫作、評論要實名,那顯然是行不通的,將會抑制博客的發展和限制民意的表達。而擬實施的博客實名制很大程度上只是博客登記的實名,可能采取注冊實名、寫作與評論匿名的規定,沒有必要存在擔憂。
博客實名制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網絡違法現象、增加侵權救濟途徑,并不是限制言論自由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申訴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2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網簽可以作為抵押物嗎
2021-03-12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老年人投保如何理賠,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幾種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人身保險理賠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1-21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分紅率和儲蓄利率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9別光知道交錢你的車投的都是什么保險你真的了解嗎
2021-02-03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保險代理人的職責
2021-02-12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國有土地出讓后可以增加面積嗎
2020-11-24土地出讓需要交哪些費
2021-01-26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