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老師不讓報警是不想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者是不想讓事情鬧大。因為學校對于校園暴力事件通常是按照其過錯大小來承擔責任,具體的情況可以雙方協商來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第7條中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有律師表示,施暴者有潛在暴力傾向,如不處罰,可能會有進一步暴力行為,建議報警處理。如果被打女生經過驗傷,達到輕傷的程度,打人男生或將負刑事責任。校園暴力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法律概念,各人或有各人的判斷,成立與否都不會影響男生的責任認定。他們認為,老師們不讓女生報警,或是出自維護校方聲譽的考慮,是一種息事寧人的態度。
校園暴力行為有可能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1、刑事責任
現在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負刑事責任,我們知道,根據刑法的有關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校園暴力的施害人如達到法定年齡,則法院應對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罰,以維護法律的公平正義。我刑事訴訟法采取國家追訴主義的原則,由檢察官代表國家,向法院提起公訴。
2、民事責任
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在校園暴力發生后要追究老師責任,這時建議你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提供好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車禍中死亡要賠償多少
2021-01-08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同居期間購買的房產分手時如何分割
2020-12-12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顧客在超市停車場摔倒誰負責
2020-12-06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