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不少的公司因為為了減少公司對勞動者的責任的承擔,會選擇在勞動者入職之后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違法國家制定的勞動合同法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勞動者是可以要求相應的賠償的,那么公司入職沒有勞動合同要怎么賠償,法律依據是怎樣的?
一、怎么賠
1、這種情況單位嚴重違法,勞動合同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內應該簽訂勞動合同;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應該支付雙倍工資!并且你還可以要求單位支付你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拖欠的工資等;
2、收集一些能夠證明你與這個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比如工裝(有公司字樣的)、工作證(最好有公章)、工作牌(最好有公章)、工資卡/工資條、考勤記錄、社保繳費記錄、同事證言或者其它有你名字有公章或老板簽字的書面材料等等都可以,只要有一份有利的證據就可以!
二、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現在不少公司存在這樣的情況,勞動者到公司入職沒有勞動合同,這樣的情況是違法的,也就是說勞動者如果入職后公司沒有按照約定與勞動者簽訂相應的勞動合同的話,那么勞動者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向用人單位申請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及其他拖欠的工資等等。
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裝修樣品房是否屬于合同要約
2021-03-21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行政執法依據包括什么
2020-12-06免于刑事處罰會受什么黨內處分
2021-03-09支票填寫樣式和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06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壽險中的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呢
2021-03-05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學生意外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1-02-20投保人死亡后怎樣變更投保人
2020-12-18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