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婆以看小孩為借口住前夫家算重婚嗎?
不違法,但是不受法律保護。
也就是說,雙方有特定對象且屬于自愿,就是非法同居,這里非法同居的非法,不是違法,而是非法定,也就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同居。
要考慮清楚,一旦出現糾紛問題,除非一方有其他違法行為,否則,雙方的關系和利益不受法律保護。
根據中國婚姻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非法同居分為三種類型:
1、雙方均無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2、有配偶者與無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3、雙方均有配偶者之間的非法同居。
二、法律規定
在不同的社會制度和婚姻制度下,法律對重婚的認定和處理有很大的區別。中國歷代的封建法律只禁止多妻而不禁止納妾,如《唐律疏議·戶婚》規定:“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但有妻者納妾是不用此律的。黨時期民法親屬編雖然禁止重婚,在司法實踐中卻默認納妾為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45條規定,對重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8條的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明令禁止重婚。任何人都不得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一切公開的或變相的的結合都是非法的。違反一夫一妻制的結婚不予登記;已經成立合法婚姻的男女,只有在配偶死亡(包括宣告死亡)或離婚后,始得再行結婚。納妾者亦應按重婚論處。重婚在民事上是婚姻無效的原因,在刑事上應依法追究犯罪者的責任。按照中國刑法的規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的,均須按重婚罪予以制裁。
世界各國的規定
有配偶又與他人結婚的行為。實行一夫一妻制是近、現代各國立法的通例,各國大多規定重婚為無效婚姻或得撤銷婚姻;一方重婚是他方訴請離婚的理由。只有少數國家實行多妻制,并在法律上規定了合法妻子的人數。
中國歷代封建法律名義上也規定一夫一妻制,如《唐律疏議·戶婚》規定:“諸有妻更娶妻者,徒一年,女家減一等;若欺妄而娶者,徒一年半,女家不坐,各離之。”但不禁止納妾,甚至為具有一定身份的人規定納妾人數。中華民國時期1930年的民法親屬編雖禁止重婚,但政府司法院1931年院字第647號解釋卻聲稱:“取妾并非婚姻,自無所謂重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婚姻立法,一貫保護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禁止重婚。違反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依法不予登記。已經構成重婚的,應依法解除其重婚關系。但民事上的重婚問題可能不是出于故意。如已被宣告死亡的失蹤人的配偶,另行結婚后,即使失蹤人生還,也不構成重婚罪。對出于故意的重婚,不論本人有配偶而重婚,或本人原無配偶、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結婚,都須按重婚罪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8條)。
各國幾乎都有禁止重婚的規定。如1947年《日本民法典》親屬編第732條規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家庭法典》第 5條規定“已婚男子或女子不能再行結婚”;《南斯拉夫塞爾維亞共和國婚姻法》第 6條規定“任何人在過去的婚姻被廢除或被宣布無效以前,不得重新結婚”;1971年修訂的美國《統一結婚離婚法》把一方尚未離婚而又與他人結婚規定為屬于禁止結婚的情況之一(第207條)。
重婚是違背人類道德的,如果行為人確實實施了這樣的行為,那么應當為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重婚屬于親告罪,需要當事人到法院起訴,如果找公安機關處理,公安機關是不會受理的,這與普通公訴案件不同。
怎么才算重婚,重婚罪怎么量刑?
怎樣才算是重婚,重婚罪要被判多少年
重婚罪是不是自訴案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執業證號:
14201201910141636
湖北維思德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廈門大學,良好的法律功底,嚴謹求實的態度,把每一個委托人的事當做自己的事,全力以赴。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1-10級工傷鑒定標準
2021-03-25哪些房產不能抵押,抵押房產怎么進行
2020-12-09嚴重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有哪些
2021-02-04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證人翻供是否要負刑事責任
2020-11-29非法侵入住宅罪怎么處罰
2020-12-24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解除勞動合同前提有什么
2020-12-14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超市的罐頭致我損害,能要求超市賠償嗎
2020-11-2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權
2021-01-17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女人能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嗎
2021-01-19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