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票人追索權在下列情形下會喪失:
因為法律規定的情形或原因票據債權人喪失對票據債務人的追索權為追索權的喪失。依各國立法例追索權除因付款請求權的消滅而喪失外還可因下列事由而喪失:
1、超過法定期限
法定期限主要指承兌提示期限、付款的提示期限及拒絕證書的做成期限等。票據不按照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因票據消滅時效完成而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2、追索權人未作成拒絕證明
持票人沒有出示拒絕證書、退票理由書或未按照規定的期限提供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3、追索權的拋棄
追索權作為持票人的一項權利是否行使完全由權利人自行決定。持票人自愿拋棄追索權的法律并不禁止因而追索權可因明示或默示拋棄而喪失。
在發生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例如發生戰爭或重大自然災害時持票人可能無法按期進行必要的票據提示或取得拒絕證明從而喪失對其前手票據債務人的追索權。但此時追索權的喪失是不能歸責于持票人個人原因持票人因此喪失對追索權對持票人來說顯然不公平。因此各國票據法都規定了相應的救濟制度如期限的當然延長等以維護持票人的合法權利。
追索權時效
追索權的時效問題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大內容。筆者將其分為兩項,一是追索權本身的時效,二是行使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時效。
前者指的是《票據法》第65條的內容,持票人應按規定期限提供合法證明進行追索,否則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上述“規定期限”按照理解應是指《票據法》第17條規定的行使權利期限,分為三種:1.針對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是2年;2.一般前手的是6個月;3.如果是票據債務人付款后獲得票據權利而再行追索的,則為3個月。
雖然《票據法》第65條規定了持票人喪失追索權的情況下仍可以要求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的補救措施,以為持票人行使追索權的前提就是承兌人或付款人拒絕承兌或拒絕付款,甚至于死亡、逃匿、破產、被責令停止業務活動等情況。因此,前述補救措施的實際意義存在疑問,也就是說即使承兌人或付款人承擔責任,持票人也可能無法獲得實際的受償。而且,喪失了對前手的追索權也造成持票人的保障范圍縮小。所以,及時進行追索以盡可能在最大范圍內保障權利是持票人應當加以注意的。
后者是指《票據法》第66條強調的持票人在規定期限內履行追索通知義務的規定,雖然該項規定并不影響持票人行使追索權,但是對于延期通知造成前手或出票人的損失(主要是逾期付款利息的損失)仍要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什么
2021-02-23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民法總則對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24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交通事故中有人員傷亡,保險公司什么時候能理賠
2021-03-22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利益都有哪些重要原則
2020-11-15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