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只有在法定情形下才能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否則,都屬于違法解除。這里的法定情形有四類:
一是協商解除。
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是過錯解除。
即《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三是非過錯解除。
即《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四是經濟性裁員。
即《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對于勞動合同的解除,用人單位有權解除,而勞動者也是有解除的權利。而在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若與勞動者協商解除、非過錯解除、進行經濟性裁員的話,那么需要同時根據勞動者在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支付其一定的經濟補償金。
不同意調崗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規定?
員工不服從分工毆打領導被解除勞動合同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倉儲合同倉單能不能質押
2021-01-26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勞動糾紛的一裁終局
2021-01-11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保險合同的含義與特征有哪些
2021-03-04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集資房轉讓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2-23如何進行土地流轉
2021-03-22新會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2-18房屋拆遷委托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