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決法律問題中我們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就是時效問題,無論是民是法律糾紛還是刑事法律糾紛,都要面對這個時效問題,但是對于不是專業的法律人來說,在解決很多民事糾紛時是不知道時效性的,同樣的,很多人也不知道醫療損害賠償訴訟時效是多久,一般來說醫療損害賠償即患者與醫院的合同發生了糾紛,所以適用民法上對民事糾紛的時效,兩年或者一年,針對醫療案件的特殊性,適用的時特殊要求即一年。
目前的司法實踐中,對于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訴訟時效期間把握得過于嚴格,不利于保護患者的合法權益。我們認為,訴訟時效制度設置的主要目的:一是為了加快民事流轉,使法律關系早日得以安定;二是防止長時間不提起訴訟,導致證據滅失。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與其他民事讞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如果對受害人適用時效期間過于嚴格,造成那些事實清楚、證據明確、侵權賠償責任成立的案件受害人,不能通過法律手段獲得本應得到的救濟,生活處于困境,而讓加害人規避了本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義務,這不僅有違侵權行為法律制度的根本目的,而且也違背了民法公平保護公民權利的基本原則。因此,在適用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潲時效期間方面,應當遵循對受害人從寬的原則。
上述原則在司法實踐中的主要體現就是關于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中,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時間的確定。華律律師認為,在司法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一)從保護受害人的利益出發,在確定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應當盡可能地不適用“應當知道”的標準進行推定,而更多地適用“知道”的標糊行認定。
(二)起算時間要考慮專業因素。許多損害發生的原因,難以為普通患者所能了解,有些藥品的毒副作用所造成的損害,要經過數年時間才能清楚,因此,應當考慮除專業人員以外,其他人不易了解損害發生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訴訟時效的起算就有其特殊性。
(三)起算時間的確定要考慮傷害的明顯程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法通則意見》第168條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的,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對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規定,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具體的操作:
1.醫療損害行為侵害身體權的,行為一經實施,當事人就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訴訟時效期間可以開始起算。
2.醫療損害行為侵害生命權的,從受害人死亡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3.醫療損害行為侵害健康權的,傷害明顯的,從傷害之日起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傷害在侵害之時不能發生的,經檢查確診傷害的,從確診之日起算訴訟時效期間;傷害造成勞動能力喪失的,在確診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時起算訴訟時效期間。
(四)合理考慮時效中斷的事由。在司法實踐中,患者就自己的病情向加害方進行咨詢、向有關部門寫信要求解決、向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申請鑒定等,均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的中斷事由。另外,雖然患者知道了權利被侵害的事實,但是如果患者因受到侵害而住院治療,提起訴訟或者主張有困難的,也可以有考慮訴訟時效的中止。
(五)將訴訟時效完成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加害一方當事人。加害人是醫療機構,具有專業知識,其對患者傷情發生等情況在舉證能力上強于患者,患者一般難以確切得知,所以為了保護受害人,應當將證明訴訟時效已經屆滿的舉證責任分配給加害人
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有效期內提起訴訟,超出時效默認為放棄勝訴的權利,而且一般的醫療糾紛案件時對當事人的身體造成損害,超過時效太久,取證調查的困難程度加大,所以各位遇到此類問題還是盡早提起訴訟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打醫療糾紛官司要多少錢
醫療事故與醫療糾紛的區別是什么?
醫療糾紛中醫院如何舉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申請司法援助的條件
2021-01-05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如何區分票據無效和票據變造
2020-12-25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女方出軌男方提出離婚需要什么證據
2021-02-25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回遷房有房本嗎
2021-01-31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