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毀壞財物罪屬于哪章罪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行為人可能是出于對財物所有人的、或嫉妒心理或其他類似有針對性的心理態度,毀壞財物使所有人的財產受到損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二、處罰
本條規定,犯故意破壞財物罪,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是指毀壞個人財物,導致他人精神失常的;破壞生產、經營設備設施,造成停產或經營停止,引起重大損失;破壞手段極其惡劣的;等等。
三、犯罪認定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按照本條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
重的,才構成犯罪。因此,是否數額較大或者情節嚴重,則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小、情節較輕的,則屬一般違法行為,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所謂“情節嚴重”,一般是指毀滅或損壞重要物品,損失嚴重的;毀滅或損壞公私財物的手段特別惡劣的;出于嫁禍于人的動機等。
本罪與其他犯罪的界限
本罪與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備罪、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破壞通訊設備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犯罪中的破壞生產經營罪的區別在于:后者破壞的是特定的財產,侵犯的是其他客體,本法對其已單獨規定有罪名,只應按本法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這類案件一旦認定的,相關的當事人可以判處三年到年不等的刑期,相關的辦案機關在調查時如發現存在毀壞公共交通工具,對公共安全造成影響的,破壞交通設備的犯罪人員,還應加大對這類人員的處罰,保護我國的社會法律權益。
故意毀壞財物罪如何定罪?
故意毀壞財物罪司法解釋
如何界定故意毀壞財物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最多不能超過幾年
2021-01-23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職業病賠償程序是什么
2020-11-11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危害國家公共安全罪剝奪政治權利嗎
2021-01-3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退休工資的老人是否能要贍養費
2020-11-30什么條件下房產證過戶無效
2021-03-17淺談美容手術醫療糾紛及其防范
2020-12-11合同未履行多長時間可以確認無效
2021-03-10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未簽訂勞動合同要雙倍工資屬于一裁終局嗎
2021-03-11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的原因是什么
2020-12-19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