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尚未開始能夠放棄繼承權嗎?
可以放棄繼承權,我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根據這一規定,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之前作出。繼承開始之前,繼承尚未開始,不存在放棄繼承的問題。因為,這時繼承人只是具有一種期待權,即將來繼承遺產的可能性。因此,假如某些繼承人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前曾向其他法定繼承人作出過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但在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沒有重申這種意思表示,應當視為接受繼承。而遺產處理之后,繼承人當然不能再放棄繼承。
二、司法解釋
放棄繼承,又稱“繼承的拋棄”。是繼承人不接受被繼承人遺產的意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繼承人有權放棄繼承,繼承人作出放棄繼承的意思表余后即喪失了繼承權。放棄繼承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分割之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方式與接受繼承的表示方式相同。在遺贈中默示也是放棄受遺贈的一種表示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25條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放棄繼承是無條件的,繼承人不得以轉讓繼承權為條件放棄繼承。被放棄的繼承份額應當在參加繼承的繼承人中分配。
如果放棄繼承的人是唯一的繼承人時,則被繼承人的遺產歸國家或集體組織所有。繼承人放棄繼承后,也就不再承擔清償被繼承人債務。如繼承人有監護人,監護人原則上無權放棄被監護的繼承人的繼承權利。放棄繼承的意思表示,應當以書面形式向其他繼承人作出;用口頭方式表示放棄繼承的,本人承認或有其它證據證明的,一般應認定為有效。放棄繼承不得由他人代理而作出。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一般應當準許,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放棄繼承的相關情況認定必須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程序,特別是對于放棄繼承的原因還應當進行明確規定,如果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可以相關程序存在違法行為的,則放棄繼承權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還可以通過公證來處理。
放棄繼承權債務不償還有效嗎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必須公證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資爭議在社交平臺上私信工會有效嗎
2021-03-03不履行撫養義務能否得到贍養
2021-02-13交通事故發生后多久認定責任
2020-11-29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違反買賣合同效力當事人怎么認定
2021-02-28民事訴訟調解與不調解的區別
2020-12-30擔保人免除法律責任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10被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辦
2021-01-29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怎樣改善保險經紀人的外部生存環境
2021-03-13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