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條:“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第二十七條:“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以及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和2014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等法律政策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為農戶,農村土地二輪承包后,不論死亡、戶籍遷出或新生人口、婚嫁遷入等任何原因,造成承包農戶家庭部分成員發生增減變動的,其家庭土地承包關系不變,應按照農村土地二輪承包時確定的承包關系進行確權登記頒證,不得因其家庭人口增減調整其家庭承包地面積。
農村二輪土地承包后的婚嫁女,嫁入地向其分配了承包地的,嫁出地村組可依法收回其承包地,并依法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注銷登記,嫁入地村組應依法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嫁入地未向其分配了承包地的,嫁出地村組應依法對其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確權登記頒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用耕地的補償費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實踐中,農民的土地被征用后,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都是支付給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組)。而由于土地資源的有限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村(組)通常將土地補償費與安置補助費揉在一塊,分配給村民,后再統一調整本村(組)農業承包地。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性質,決定了農村集體土地征地補償款是對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補償,土地共有人應共同享有,土地征地補償款的分配,就應由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參與分配,這與法律規定的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性質是相一致的。
如果你家里也有遇到土地分配類的問題,您也可以去看看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款私存會被判刑嗎
2021-01-26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勞務派遣資質是否全國有效
2021-02-10試用期離職十天還沒發工資怎么辦
2020-12-07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不管怎么辦
2020-12-03出境旅游保險種類有什么
2020-11-16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8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