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仲裁是指買賣雙方達成協議,自愿將有關爭議交給雙方同意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的方式。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雙方都有約束力,雙方必須執行。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后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基本解釋:公認的第三者在爭端兩方間進行裁定公斷仲裁委員會
詳細解釋:雙方爭執不決時,由第三者居中調解,也叫公斷。
仲裁是指糾紛當事人在自愿基礎上達成協議,將糾紛提交非司法機構的第三者審理,由第三者作出對爭議各方均有約束力的裁決的一種解決糾紛的制度和方式。仲裁在性質上是兼具契約性、自治性、民間性和準司法性的一種爭議解決方式。
民事爭議通??梢圆扇∠蚍ㄔ浩鹪V和申請仲裁機構審理兩種方法。仲裁指爭議雙方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后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交給第三者作出裁決。
仲裁機構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國家所賦予的審判權,向法院起訴不需要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前達成協議,只要一方當事人向有審判管轄權的法院起訴,經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須應訴。仲裁機構通常是民間團體的性質,其受理案件的管轄權來自雙方協議,沒有協議就無權受理。
合同中的仲裁條款: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仲裁條款一般應包括仲裁地點、仲裁機構、仲裁的程序規則、仲裁裁決的效力及仲裁費用的負擔等內容。
仲裁地點
仲裁地點乃是仲裁條款的核心所在。一般而言,在哪個國家仲裁,就適用哪個國家的法律和仲裁法規。由此可見,仲裁地點不同,所適用的法律可能不同,對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的解釋也會有差異,仲裁結果也就可能不同。因此,買賣雙方當事人在協商仲裁地點時,都力爭在自己國家或比較了解和信任的地方仲裁。
仲裁機構
國際貿易中的仲裁機構有兩類,即常設仲裁機構和臨時仲裁機構。
中國的常設涉外商事仲裁機構是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該委員會隸屬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總會設在北京,在深圳和上海設有分會。此外,在一些省市還相繼設立了一些地區性的仲裁機構。
仲裁規則
仲裁規則即進行仲裁的手續、步驟和做法。各仲裁機構都有自己的仲裁規則。按國際仲裁的一般做法,原則上采用仲裁所在地的仲裁規則,但也允許按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并經仲裁機構同意,采用仲裁地點以外的其他仲裁機構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
仲裁裁決的效力
一般而言,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爭議雙方都有約束力,任何一方都不允許向法院起訴要求變更。
仲裁費用的負擔
合同中應明確規定仲裁費用的負擔問題。一般規定由敗訴方承擔,也有的規定為由仲裁庭酌情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交通事故理賠好了還可以起訴嗎
2020-11-08非法運輸煙花爆竹的要坐牢嗎
2021-03-21全權代理有什么效力怎么規定
2020-12-06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離婚時人壽保險如何分割
2020-11-11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上海城鎮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土地互換后可以要回來嗎
2021-01-25棚戶區模擬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9非法轉讓土地獲取拆遷補償款如何處理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