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決定書一審法院判決不服可向二審法院上訴嗎
無論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對法院一審判決結果不服的,都可以向上一級有民法院提起上訴,上訴人要向法院提交上訴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勞動糾紛證據的特征和分類
1.證據的特征
既然證據非常重要,那么什么才算證據?有何特征?所謂證據是指一切能夠證明爭議雙方主張的事實材料,其有三項基本特征:
①客觀性。即證據必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材料,必須是對案件事實的客觀反映和真實記載,不能有任何主觀隨意性,不能為任何人的主觀意志所左右。
②相關性。即證據必須要與待證事實之間具有某種內在的聯系,表現為兩重情況:一是證據本身就是待證事實的組成部分;二是雖不是待證事實的組成部分,但與待證事實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并能夠為待證事實提供證明情況。
③合法性。即證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形式并按法定程序取得:第一,證據的來源合法;第二,證據的收集方式合法;第三,具備合法的形式;第四,須經法定程序審查屬實。
2.證據的分類
①書證。指用文字、符號、圖畫、表格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物品,如勞動合同書、聘任書、協議書、單據、傳單、信函、電報等。書證應提交原件。
②物證。指以物品的存在、形狀、質量和特征等來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證據。物證應當提交原物。
③視聽資料。又稱“音像證據”,指利用錄音、錄像磁帶所記錄并反映的音響或形象或計算機存儲的資料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
④證人證言。指證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事實向裁判機關所作的口頭或書面陳述。證人證言的證明力相對較低,大多只能作為輔證。
⑤當事人陳述。指當事人就自己經歷的案件事實向裁判機關所作的敘述。
⑥鑒定結論。指鑒定部門運用專門知識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后所作出的結論。包括:醫學鑒定、文書鑒定、會計鑒定、技術鑒定等。
三、勞動合同如何解除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當事人在勞動合同期限屆滿之前依法提前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的解除可分為協商解除、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單方解除等。
1.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我國勞動法對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規定實體、程序上的限定條件,只要雙方達成一致,內容、形式、程序沒有違反法律禁止性、強制性規定,該解除行為有效。但如果是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動議的,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2.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即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時,用人單位享有單方解除權,無須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局能介入征地折遷嗎
2020-11-17工商行政處罰步驟有哪些
2021-02-22交強險賠付訴訟費和律師費嗎
2021-02-16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離婚后孩子的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承包關系中賠償責任
2021-01-22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交強險賠償范圍及限額有什么變化
2020-11-24“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