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經濟競爭激烈,企業會采取各種辦法提高自身知名度和競爭力。有些企業甚至采取不正當競爭方式,通過擴散謠言的方式詆毀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不利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那么,在我國商業誹謗行為犯法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介紹。
一、在我國,商業誹謗行為犯法嗎?
在我國,主要是通過《刑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商業誹謗行為進行制裁,但是通過這些法律進行制裁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并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第三條規定,利用互聯網損害他人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二、商業誹謗行為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最簡單的是口頭中傷,這種行為是指口頭向第三者(如客戶)進行有關競爭者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即對競爭者的商譽或個人名譽的傷害。其次是書面誹謗,是指在與客戶的書面文字交流中出現的不公正或不符合事實的陳述,包括給客戶的信件、銷售文字資料、廣告或公司手冊等。還有就是產品貶損,是指對競爭者的產品或服務進行不切實際或欺騙性的比較和歪曲性的評論。最后一種是不公平競爭,是指銷售人員在進行產品介紹時對產品的性能或質量作出的不符合事實的表述。
三、商業誹謗行為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商業誹謗行為是指通過捏造、公開虛偽事實或虛假信息,對特定商事主體的商譽、商品或服務進行貶低和詆毀,造成其商業利益損失的侵權行為。
構成要件:
1、行為主體必須是經營者,即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其目的是為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競爭能力,并謀求自己的競爭優勢。
3、其侵害客體是特定經營者的商業信譽和商品聲譽。
4、行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捏造、散布虛假事實,對競爭對手進行貶低、詆毀。
綜上所述,商業誹謗行為屬于侵權,是對市場主體名譽及商業聲譽的侵害。這是違反市場經濟基本要求的,如果情節嚴重,當事人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我國刑法中有具體的罪名,量刑標準是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現在。
誹謗罪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施工沒砸到人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92013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04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擔保合同都是怎么擔保的
2020-11-17在商場內滑倒受傷后怎么辦
2021-01-11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1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事業單位無社保的裁員補償標準
2020-11-15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詳解旅游保險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