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誹謗能判嗎?
由此可見,未成年造謠誹謗罪會不會受到處罰是分情況的,如果是十六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則應當受到處罰。由于誹謗罪的社會危害較小,所以如果是十四至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實施誹謗行為,則不會受到刑事處罰,而是由監護人進行教育或由政府進行收容教養。
相關法律知識
1、誹謗罪的概念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2、誹謗罪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與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犯罪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3、誹謗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捏造并散布某種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1)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如果散布的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即使有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也不構成本罪。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言語散布;另一種是文字,即用大字報、小字報、圖畫、報刊、圖書、書信等方法散布。所謂“足以貶損”,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虛假事實,完全可能貶損他人的人格、名譽,或者事實上已經給被害人的人格、名譽造成了實際損害。如果散布虛假的事實,但并不可能損害他人的人格、名譽,或無損于他人的人格、名譽,則不構成誹謗罪。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特定的對象,不可能貶損某人的人格、名譽,就不能以誹謗罪論處。
未成年誹謗罪的處罰,國家的有關法律有著詳細的制定,所以對于有關的當事人來說,如果自己不能進行一定的權益維護就會導致問題的解決存在偏差,所以對于具體的問題處理,最為關鍵的就是法律規定的了解,依據受害人積極的進行申訴。
未成年人在校期間受傷責任如何承擔
未成年犯罪記錄可以消除嗎?
未成年構成犯罪要負刑事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前調解怎么說
2021-01-11行政賠償流程有哪些
2021-02-08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合同違約責任怎么寫
2021-02-07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集體原因侵害個人財產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2-17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