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離婚后孩子探視幾天?
探望權,又稱見面交往權,是指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享有的與未成年子女探望、聯系、會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權利。《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一般情況下,法院會判決每月一至二次的探望時間,原則上探望會安排在周末,由探望權人自行到另一方住處或是子女所在學校將孩子接回,周日下午再負責送回。根據案情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判決。
子女探望權行使是指離婚后,間接扶養(yǎng)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對探望的方式、時間安排一般由父母在離婚時協議。為子女的健康成長,雙方在離婚時應對子女的探望問題進行協商,對探望方法、時間進行具體、細致的安排。離婚時雙方對子女探望不能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時一并判決。一般在不影響子女的學習、嚴重改變子女生活規(guī)律的前提下,確定一段時間內,間接扶養(yǎng)方可與子女單獨交流。
二、探視權行駛的方式有哪些?
探望的內容既包括見面,如直接見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包括交往,如互通書信、互通電話、贈送禮物、交換照片等。概括起來探望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探望性探視,二是逗留性探視。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綜上所述,夫妻雙方離婚后,如果有小孩需要撫養(yǎng),往往會在辦離婚手續(xù)的時候約定好。而支付撫養(yǎng)費的一方享有探視權,至于一個月探視幾次,幾天沒有明確規(guī)定,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約定,原則上不能次數太多,當然,如果有不利于探視情況出現,當事人可以申請中止探視。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guī)定的?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guī)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能要求工傷認定嗎
2020-11-09哪些人可以作為拆遷安置的對象
2021-03-24贍養(yǎng)人負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1-01-03精神損失費賠償范圍的法律依據
2020-11-10委托拍賣合同應當載明什么
2020-12-22公司讓孕婦離職違法嗎
2021-02-26網簽的房屋可以保全嗎
2020-12-20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靈活就業(yè)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故了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1-01-26《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罰款5至30萬的情形
2021-01-25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車輛是否可以重復投保?
2020-11-10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