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簡單的來說其實就是指的沒有任何的法律依據取得利益,從而使得他人遭受一定損失的事實。那么關于非給付不當得利指的是什么?在下文中,就由律霸小編在下文中為大家整理出關于非給付不當得利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非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于給付以外的事由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包括人的行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規定。人的行為,又可分為受益人的行為、受損人的行為和第三人的行為。基于這些事由構成不當得利的原因,是受益者無受其利益的權利,所以,非給付不當得利的“無法律上的原因”即為受益者無權利而受有利益。
1.基于受益人的行為。基于受益者的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利,主要指侵害他人權益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受益者的行為可以是事實行為,也可以是法律行為。 前者如侵奪他人所有物或擅自占有、使用、消費他人之物,后者如無權處分人將他人之物對于第三人為有效處分。在司法實踐中,基于受益人的行為而發生的不當得 利主要有:
(1)無權處分他人之物。這又因無權處分是有償處分與無償處分、受讓人是善意與惡意而有不同的效力:無權處分人為有償處分,受讓人于受讓時為善意,受讓人因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物之所有權。無權處分人因有償的處分行為受有利益,構成不當得利。原所有人得就其所得利益請求不當得利返還。受讓人于受讓時為惡意,此時受讓人不能取得物之所有權,原所有人得對其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因無權處分人受有利益,所有人也得不行使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而向其請求不當得利返還。無權處分人為無償處分,受讓人于受讓時為善意,受讓人因善意取得制度取得物之所有權,無權處分人因無償處分未獲有利益,不成立不當得利,如果無權處分人的行為構成侵權行為,原所有人得向其請求侵權損害賠償,如果其不構成侵權行為,依通說,原所有人得類推適用關于不當得利制度下第三人返還義務的規
定要求,受讓人在無權處分人不能返還的范圍內負返還責任。受讓人于受讓時為惡意,此時受讓人不能取得所有權,原所有人得向其主張所有物返還請求權。
(2)無權使用或消費他人之物。如擅自在他人墻壁上張貼廣告牌,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度假屋等。無權使用或消費他人之物所得的利益多為節省自己應支出的開支的費用,受損人的損失則是因自己之物被他人使用而喪失了可能取得的利益,是一種應增加而未增加的利益,如前所述,這種利益不以必然增加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形下可以增加即可。
(3)擅自出租或轉租他人之物。如甲與乙簽訂的房屋租賃合同到期后,承租人甲未返還房屋給出租人乙,而是將其轉租給丙,由此獲得的租金構成不當得利,乙可以向其主張不當得利的返還。
(4)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或人格權。如無權使用他人知識產權因使用而獲得利益的可以構成不當得利,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再如未經他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姓名或名稱而獲得利益的,對權利人也構成不當得利。
受益者的上述行為在有故意或過失時通常也構成侵權行為,如未經他人同意使用他人的名稱構成了對權利人人格權的侵犯,受損者也由此享有對受益者的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產生了不當得利請求權與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競合,受損者可擇一行使。
2.基于受損者行為。這種不當得利以受損人為他人支出費用最為典型,如誤將他人的家畜當作自己的家畜飼養,誤以他人事務為自己的事務而管理。
3.基于第三人行為。基于第三人行為的不當得利主要有:債務人對債權的準占有人(債權憑證持有人)清償,使債權消滅,致真正的債權人受有損失;債權的讓與人在讓與通知前,債務人對讓與人清償,致債權的受讓人有損害;第三人將甲的肥料施予乙的田地中等。
4.基于法律規定。基于法律規定的不當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實或行為發生時,法律不問當事人的意思,直接規定發生一定得利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獲取被添附物所有權時,允許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據不當得利請求權主張以被添附物價值相當的利益返還。
5.基于事件。如甲池塘的魚因天降暴雨沖入乙的池塘;甲飼養的家禽吃掉乙的飼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發生的不當得利。
根據上文可知,非給付不當得利指的是基于給付以外的事由而發生的不當得利,包括人的行為、自然事件以及法律規定。人的行為,又可分為受益人的行為、受損人的行為和第三人的行為。如果大家多非給付不當得利還有什么其他的問題,您可以在律霸上直接進行提問。
不當得利侵權糾紛的管轄法院
非債清償構成不當得利的條件是什么?
不當得利返還利息有法律依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標準2020年
2020-12-08公司收取押金和扣押身份證件的合法嗎
2021-03-23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離婚時夫妻債務如何清償
2021-03-19贍養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關于事實收養關系的法律規定
2021-01-03行政處罰作出后未送達生效嗎
2020-12-26離婚起訴書要提交幾份
2021-02-17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勞務合同簽一年辭職需注意什么
2020-12-20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08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