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贈與合同和好意施惠的區別是什么?
(1)主體要求不同 在好意施惠行為中,好意施惠人可以不具備和合同所要求的行為能力,而在無償合同中,合同主體的施惠一方須具備相應的行為能力,并需要履行理性人的注意義務。
(2)性質不同 純粹的好意施惠行為既不是法律行為,也不是事實行為,而且也不是準法律行為,而是由道德、習慣等法律規則以外的社會規則調整的社會層面的行為。而在模棱兩可的情況下,則應該根據交易習慣來加以理解,斟酌當事人利益關系和公平原則,進而合理認定某一行為到底是好意施惠還是無償合同等民事法律行為;而無償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故二者在性質上存在著差別。
(3)目的不同 好意施惠行為中,行為人實施施惠行為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設立、變更、終止某一民事法律關系,而是在于行為人欲通過施惠,如幫助別人,去追求良好道德風尚和幫助別人而使自己的心情變得愉悅;而無償合同中,行為人具有為他人謀取利益,并且愿意受這一關系約束的意思,繼而使得該行為受到法律規范所調整,形成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比如甲將自己的自行車贈與乙的行為,就形成了一個贈與合同。
(4)是否具有受行為拘束的意思不同 好意施惠行為中,當事人的施惠行為欠缺法律行為的效果意思,并沒有受其拘束的意思,如在本文開頭的案例,乙并沒有就其同意叫醒甲到站的行為而受該行為拘束的意思,即缺乏法律行為中的效果意思這一要素,因此甲與乙之間是一種好意施惠關系,而非無償合同或其他民事法律行為;而無償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當事人要受到合同所約束,盡管一方當事人不向他方支付任何報酬,但并不是說當事人不需要承擔任何義務,在有些無償合同中,當事人也要承擔義務,如借用人無償借用他人物品,借用人負有正當使用和安全返還物品的義務。這一區別是好意施惠行為和無償合同的本質區別,也是區別二者的關鍵因素。
二、好意施惠與無償合同的關系
1、所謂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除人身關系以外的其他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是一種典型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2、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這是合同的本質特征,這一特征明確了合同行為與單方法律行為的界限。
3、訂立合同的目的在于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任何法律行為都具有目的性,合同的目的性在于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此目的性使其與一般的商量行為區別開來。
4、合同是當事人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所達成的合意。這是民法上意思自治原則的體現。意思自治原則是民法的最高指導原則,是其他民事法律制度構建的基礎,是指民事主體依法在法定范圍內享有廣泛的行為自由,并且可以根據自的的意志產生、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包括將選擇其行為內容的自由、選擇行為對象的自由、選擇相對人的自由、處分自己權利的自由以及選擇救濟方式的自由。
有關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的相關情況的認定和處理,應當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處理,特別是在贈與合同和好意施惠的認定上,必須在符合好意施惠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處理,但如果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則可以按照合同的方式來進行認定。
交通事故中好意施惠方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如何區別贈與合同與好意施惠?
好意施惠致傷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庭前調解后反悔怎么辦
2021-01-12一張圖片版權費用多少
2021-01-16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政府回購房可以贈與他人嗎,政府回購房如何贈與他人
2021-01-04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被保險人保護代位求償權實現的義務辨析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包括哪些
2020-12-31農村集體土地使用年限是多久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修建機場多少米之內屬于拆遷范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