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的法律定義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在民法上的制度,監護是指對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監護人,就是履行監督和保護職責的人,。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第二十八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二條 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第三十三條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法定代理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發生的代理,是國家基于保護公民及維護社會秩序的特別需要,而作出的關于具有特定身份的民事主體有權代理他人為某些法律行為的制度,通常適用于被代理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情況。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而然,《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
可以看出,在我國法律中,監護人的使用范圍要比法定代理人的使用范圍廣。在有關描述、說明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進行保護或者對其撫養、照顧、管理、教育以及對其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等法律關系時,使用的是“監護人”。只有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為民事法律行為或者參加訴訟時,才使用“法定代理人”。而且,根據法律的明確規定,在這樣的法律關系中,也只能使用“法定代理人”而不是“監護人”。特別是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其意思更為明確,即在訴訟法律關系中,雖然還是監護人,但監護人是作為“法定代理人”參與訴訟的,法律稱謂為“法定代理人”。因此,對于“監護人”、“法定代理人”來說,雖然本質上是同一人,但必須注意二者在不同法律關系中的使用,不能混淆。
所以,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或不具備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保管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切實保障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代理監護人是一種代為行使監護權的法律行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農村房屋無證怎么贈與
2020-11-22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公司免責情形要如何適用
2021-02-24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對房屋司法強制拆除需要什么流程
2021-01-07房屋拆遷補償協議
2021-02-07怎樣寫權力要求書
2021-01-19城市拆遷補償的形式有幾種
2021-01-29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是否會有補償
2021-02-09怎樣計算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
2020-12-26房屋拆遷補償形式
2020-12-16城中村改造基本流程
2021-01-07企業遇拆遷,與政府的談判技巧有哪些
2021-02-06航拍圖在征地拆遷中起什么作用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