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民事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中的民事責任是指經營者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或者其與消費者約定的義務,侵犯消費者的民事權利依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侵犯消費者權益的民事責任一般發生在商品或服務的交易過程中。 在交易的整個過程中,先侵犯了消費者知情權,即經營者不讓消費者知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情況,受利益趨動詐騙消費者購買、使用有瑕庇的商品,接受不合格的服務。經營者侵犯了消費者兩種或多種民事權利。
(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政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中的行政責任是行政責任在消費領域的具體體現,嚴格地說,它既包括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法定職責而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包括經營者違反國家有關保護消費者的行政管理法規定義務,違法經營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但后者無疑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
經營者的違法行為在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往往也違反了國家的行政管理法規,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對于經營者違法經營的行政責任,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食品衛生法》、《廣告法》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經營者應承擔行政責任有九種情形。一旦經營者實施了上述違法行為損害消費者權益,有關行政機關有權依法給與行政處罰。經營者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刑事責任
消費者權益保護中的刑事責任主要是經營者違反消費領域的刑事法律規定,構成犯罪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對于經營者應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及責任形式,《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作系統的規定,而僅僅是在個別條文中有所提及。追究經營者的刑事責任依據的是《刑法》。目前我國《刑法》規定的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犯罪主要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生產、銷售不衛生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劣質醫用器材罪,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虛假廣告罪等,對觸犯刑法的可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作出相應處理。
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法律責任主要有三方面,即上文中介紹到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當然并不是只要有侵犯知情權的行為,那么就一定要承擔這三方面的責任,此時還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作出判定,才能知道最后侵權人應該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律師!
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機構都有哪些呢?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消費者權益受損向誰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隱私侵權怎么判
2020-12-23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打官司要交些什么錢
2021-01-02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合同債權的權能與特點有哪些
2020-12-20一個員工是否可以跟兩個公司簽勞動合同
2021-01-05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保險合同是否為有名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1-03-03三者險理賠以修理為前提嗎
2021-01-11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