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賣產品質量不合格退貨怎么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第四十九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第五十一條 經營者有侮辱誹謗、搜查身體、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權益的行為,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不合格產品可以申請退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
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需要明確的是,公司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出售前,一般需要經過嚴格的質量檢測,如果因質量不過關而導致消費者權益矛盾和糾紛的,應當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處罰,一般以行政處罰為主,并需要結合對消費者造成的實際損失來進行賠償。
產品質量問題怎么舉證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產品質量認證依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拒絕開轉院證明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09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勞務分包合同是否需要約定保證金
2020-11-14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表見代理追償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27物保人承擔的締約過失責任
2020-11-10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