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況是價格欺詐
國家計委出臺《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采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二、價格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七條規定,對經營者的價格欺詐行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誠信經營是每一位經營者應該做到的,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說很多地方都充斥著不誠信的情況。而在不誠信中,最常見的就表現為價格欺詐。不管是虛假標價、模糊標價還是虛夸標價、虛假折價,這些行為在經營過程中都是不可取的。長期存在價格欺詐的情況,只會讓自身喪失商譽,從而影響到日后的經營發展。
遭遇價格欺詐怎么維權?
商家價格欺詐賠償幾倍?
涉嫌價格欺詐怎么投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擔保合同如何寫
2021-01-04合同沒履行完要簽中止協議嗎
2020-12-18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繼承遺產需要繼承債務嗎
2020-11-11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