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銷之訴僅限于判決生效后六個月,是法律規定的,這是為了保護法律文書的穩定性。
一般來說,判決的既判力具有相對性,只約束當事人,但在特定情形下會突破相對性的限制,對第三人發生作用。這意味著一些不是案件當事人的第三人,在沒有參與案件審判的情形下,也可能接受判決的約束力。這對案外第三人是很不公平的,必須為其提供救濟措施。我國的民事訴訟,堅持當事人主義的訴訟模式。這種模式尤其注重處分原則、辯論原則的適用。辯論原則的核心內容即自認制度,指法院在適用法律時,必須以當事人自認的事實為基礎,受自認的約束。處分原則則賦予當事人可以自主決定訴訟請求的內容,并可以通過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法院無權在訴訟請求之外進行調查。從上述介紹中,我們可以發現,當事人主義存在很大的缺陷。容易被惡意的訴訟當事人利用損害第三人的利益。
民訴法規定,案外人應當向做出該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的法院起訴。起訴法院可能為一審法院,也可能為二審法院。根據我國2008年的司法解釋,提起再審的向做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級法院申請。再審的目的在于糾錯,旨在完全推翻原判決。由上級法院管轄有利于實現內部監督。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目的在于保護權利,只須撤銷原判中對第三人不利益部分對其的效力。原判法院對了解案情,便于快速解決糾紛,提高訴訟效率。另外,如生效裁判是仲裁機構的裁決書和調解書,應由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法院審理認為訴訟請求成立的,原生效裁判中對第三人不利益部分對第三人失去效力,第三人得以對抗原訴當事人的請求,但在原當事人中繼續有效。但是在第三人不利益部分與原訴訴訟利益不可分割時,維持原裁判在原訴當事人之間的效力就不可避免對第三人造成不利,法院就應該撤銷整個判決。為保護善意第三人的權益,判決對基于原判決取得權益的善意第三人不產生影響。第三人撤銷之訴是否能引起原判決執行的中止?一般情況下不停止原判決的執行。但卻有必要時,例如原訴訟標的與第三人的利益不可分割,繼續執行可能使第三人利益受損,并且由第三人提供擔保時,可中止原判決的執行。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職人員掩蓋違法執法如何處罰
2020-12-28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新農村建設征地補償標準
2021-01-30離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債權債務處理之我見
2021-01-27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侵權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1-01-12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雇傭關系因疾病死亡怎么辦
2021-01-14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競業限制期間可否申請專利
2020-12-30交通事故保險公司可不可以對肇事方進行追償
2021-02-2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