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爺爺屬于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
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學校能成為未成年監護人嗎
在法律上,學校成為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是有很嚴格的前提的,在一般情況下,學校是不能承擔未成年學生監護人的職責的。當然,在保護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防止各種學校傷害事故的發生這個問題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和未成年學生的監護人的想法是完全一致的。
但如果有了不幸事故的發生,就應該依據法律上的“過錯原則”,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有過錯的就應該賠償,沒有過錯的就不予賠償。“有無過錯”這條原則,是確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承擔民事責任的前提條件。不應該把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認為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法律允許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給他人。委托監護是監護人與受委托人之間關于受托人為委托人履行監護職責,處理監護事務的協議,因而實質上是一種合同關系。
然而學校與父母之間既不存在這種合同關系也未以任何形式默許這種委托關系,況且,對公立學校而言,學生的入學行為和學校的招生行為都受到行政法規或政策的約束,自由選擇達成意思一致的可能受到限制,不具備構成合同關系的條件。
在這里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的是,在我國如果未成年子女,他的父母健在,并且這個父母他是擁有監護能力的。那么孩子的監護人就必須是父母,除此之外,如果不具備這些條件的話,那么爺爺有可能會成為監護人,當然具體還得看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索賠技巧有哪些
2020-12-09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民事法律事實構成
2020-12-28判決書下來后還錢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6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車輛自然災害險多少錢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