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公證要每年辦一次嗎?
監護人公證不需要每年辦一次,而且監護人不需要進行公證,監護人的范圍是法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二十六條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扶助和保護的義務。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九條 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
第三十條 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可以協議確定監護人。協議確定監護人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第三十一條 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據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二、監護人公證應該怎么辦理?
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證件;
(二)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三)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三)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需要對監護人辦理公證的,可能是孩子出國留學過程,其他國家要求出具監護人公證書的,像這種情況就應該以孩子留學國的政策為準,不是國家法律制度統一規定的。對我國的話,監護人沒有公證的必要性。
法定監護人變更的情況有哪些?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外遇證據調查有什么作用
2021-01-19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會產生什么后果
2021-02-14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概述
2020-12-25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有什么
2021-01-12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農戶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