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違約責任制度
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指合同當事人因違約必須承擔法律責任的法定要素。依據《合同法》的規定,違約責任,除另有規定者外,總體上實行嚴格責任原則。依據該項原則,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包括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
1、主觀要件,是指作為合同當事人,在履行合同中不論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即主觀上有無故意或過失,只要造成違約的事實,均應承擔違約法律責任。《合同法》還規定,當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違約的,應向對方承擔責任。當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間的糾紛,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按照約定解決。
2、客觀要件,是指合同依法成立、生效后,合同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未按照法定或約定全面地履行應盡的義務,也即出現了客觀的違約事實,即應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此外,《合同法》還有關于先期違約責任制度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合同法》明確規定,違約責任采取的是嚴格責任原則,只有不可抗力可以免責。至于締約過失、無效合同或者可撤銷合同,采取過錯責任原則。由過錯方向受損害方賠償損失。
二、違約的救濟
1、繼續履行,又稱強制履行,指在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由法院強制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違約責任方式。其構成要件下:
(1)存在違約行為;
(2)必須有守約方請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合同債務的行為;
(3)必須是違約方能夠繼續履行合同。
2、采取補救措施:根據《合同法》第111條規定:“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3、賠償損失,即債務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時依法賠償債權人所受損失的責任。我國合同法上的賠償損失是指金錢賠,即使包括實物賠償,也限于以合同標的物以外的物品予以賠償。其責任構成如下:
(1)違約行為;
(2)損失;
(3)違約行為與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4)違約一方沒有免責事由。
4、定金責任:《合同法》第115條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5、違約金責任,又稱違約罰款,是由當事人約定的或法律直接規定的,在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時向另一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也可以表現為一定價值的財物。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對合同的違約責任與救濟的規定還是挺齊全的,我們在簽訂合同時要將違約責任約定清楚,哪些行為是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也要約定清楚。避免產生糾紛時沒有事實依據,無法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合同違約責任制度及救濟措施的相關知識,在文中有相關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如果你還有疑問和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在本網站進行律師咨詢,如果你還有其他法律問題也可以去本站找專業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蛟律師,男,漢族,兼修法律與管理,獲法學學位與管理學學位,民商事專業律師。2015年至今就職于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省級文明律師事務所、貴州省人民滿意的律師事務所)。2018年9月份,陳蛟律師代理的貴陽市某小區業主起訴某房開退還“三通費”一案經貴陽市云巖區法院一審、貴陽市中院二審,二審法院采納本律師代理意見,某房開需要退還已收取的“三通費”。隨后該案被'百姓關注'報道,多家媒體公眾號轉載。2018年10月26日,陳蛟律師接受貴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就房開企業收取“三通費”一事作出公開解答。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陳蛟律師致力于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公司股東變更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5醫療事故有哪些種類
2021-02-27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把人撞了多久才負刑事責任
2021-03-23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勞務派遣是什么意思
2020-12-08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寶馬車主告狀 法院判保險公司支付保險金
2020-11-26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