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法律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之債權債務在成立上的關聯性,一方債權債務不成立或不生效,他方債權債務亦不成立或生效。成立的關聯性決定了履行的關聯性,雙方當事人應同時履行自己所負的債務,在一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前,他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瞞艾滋病結婚犯法嗎
2021-02-22拆遷補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5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訴訟費用交納標準是如何的
2020-12-08喝多少酒算酒駕 酒駕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21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什么是職業病,哪些職業容易患職業病
2021-03-07職工被采取強制措施能否退休
2021-02-12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定期人壽保險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9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人壽保險單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