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一)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功能上的牽連性,因而它適用于雙務合同,同時履行抗辯權而不適用于單務合同和不真正的雙務合同。可主張同時履行抗辯的,系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生的對待給付。如果雙方當事人的債務不是基于同一雙務合同而發生,即使在事實上有密切關系,也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因此,成立同時履行抗辯權,必須有雙方當事人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這一要件。
這里的債務,首先應為主給付義務。在從給付義務的履行與合同目的的實現具有密切關系時,也應認為它與主給付義務之間有牽連關系,產生同時履行抗辯權。雙方互負的債務應具有對價關系。該對價關系不強調客觀上等值,只要雙方當事人主觀上認為等值即可。
(二)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使雙方當事人所負的債務同時履行,所以,同時履行抗辯權只有雙方的債務同時屆期時,才能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如果一方當事人負有先履行的義務,就不由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管轄,而讓位于不安抗辯權或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原告向被告請求履行債務時,須自己已為履行或提出履行,否則,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不過,原告未履行的債務或未提出履行的債務,與被告所負的債務無對價關系時,被告仍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原告的履行不適當時,被告可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但在原告已為部分履行,依其情形,被告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違背誠實信用原則時,不得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
(四)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同時履行抗辯權制度旨在促使雙方當事人同時履行其債務。對方當事人的對待給付已不可能時,則同時履行的目的已不可能達到,不發生同時履行抗辯權問題,應由合同解除制度解決。
同時履行抗辯權在法律上的根據,在于雙務合同之債權債務在成立上的關聯性,一方債權債務不成立或不生效,他方債權債務亦不成立或生效。成立的關聯性決定了履行的關聯性,雙方當事人應同時履行自己所負的債務,在一方未履行或未提出履行前,他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擔保合同是什么
2020-11-17無期徒刑能改為有期嗎
2021-02-22關于減刑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6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防衛過當致人輕傷一般應負什么刑責
2021-01-23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保險代位追償權如何轉移
2020-11-27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住改非“是什么意思,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1-01-12邯鄲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04邢臺市房屋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25征地拆遷維權時存在哪些嚴重的誤區
2021-02-05當宅基地遭遇拆遷或動遷利益要怎樣分割
2020-12-23北京拆遷安置政策有哪些
2020-12-20離婚時農村房屋怎么分割,離婚時夫妻拆遷安置房怎樣分割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