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審舉證時限如何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規定了五種不受“不得少于30日”限制的例外:
1.一審普通程序,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只要雙方當事人同意,也可少于30日。
2.前述規定的舉證期限屆滿后,人民法院可以酌情指定當事人提供證據或者反證的期限,該期限也可少于30日。
3.簡易程序中,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可以少于30日,但轉化為普通程序后,人民法院應當補足30日期限,除非當事人同意減少。
4.二審程序中,當事人提出新的證據,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的,可以少于30日。
5.發回重審的,若因證據、事實原因發回重審,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也不受30日限制。
舉證期限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法院在送達受理通知書或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在該通知書中,法院將告知指定的舉證期限。如果當事人認為有必要協議舉證期限的,可以就舉證期限達成協議,并經法院許可。協議的舉證期限可以少于30天。
相關知識:舉證期限的計算
《證據規定》33條規定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在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即送達舉證通知書,從這一點看該規定并無不妥之處。但實務中并非每一個案件爭議的焦點都十分明確,一是從訴狀中看似爭議重大的問題,經被告答辯后予以承認,該部份事實的證據無需再舉,二是舉證責任的分配一般由人民法院確定,而具體操作中則是承辦此案的審判人員,但送達受理案件通知書時一般是由立案庭人員送達舉證通知書,可能會出現“事不對題”的舉證通知。因此,從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舉證期限有失偏頗。舉證通知書不一定與受理案件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同時送達。一是可以將“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舉證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的規定改為一般規定,可以有例外的情況,供審判人員掌握。
《證據規定》33條同時要求人民法院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等。有的案件可以在爭議焦點確定后再分配舉證責任和明確舉證要求。二是將舉證期限“自當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次日起計算”改為“自當事人收到舉證通知書的次日計算”更為準確,更符合實際。
綜上所述,重審舉證時限是指民事訴訟當事人向法院提供證據重審的期限。重審舉證期限的兩種形式,一是由當事人協商一致,人民法院同意;二是人民法院指定。不管是哪種形式,重審的舉證時限都有符合法律的規定,不能超過期限。對于重審舉證時限還有疑問的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減資和股權變更能否同時做
2020-11-11執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限制出境怎樣解除
2021-01-08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c1駕照實習期扣分規定有哪些
2021-03-1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意外傷害保險及其類別
2020-12-08家庭財產保險
2021-01-13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2-10買夠十五年的職工養老保險,年齡不夠,還要補交嗎
2021-01-28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機動車損失險理賠需什么材料
2021-03-1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