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原、被告雙方于2000年3月29日簽訂煤炭購銷合同一份,合同約定:由被告于2000年的4月、5月、6月每月分兩次向原告供給大同優混煤共35000噸,靠港價237元/噸,付款期限為貨到驗收合格后30天內,付款方式為現匯結算方式或部分承兌匯票(期限一個月)。4月8日,被告從天津港發煤17268噸。4月10日該運煤船抵達鎮海錨地的當日和次日,原告派員前去辦理接港等手續,**港埠公司告知原告來人被告已更改收貨人。4月11日,被告書面函告原告,懷疑原告所需煤炭不完全自用,可能將此船煤炭在鎮海港零售,加大回款風險,要求原告采用即時清結辦法準備好全部貨款,或提供相應的抵押擔保,否則無法繼續履行合同。原告遂向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法院提出訴前保全申請,并于2000年4月25日提起訴訟,稱:被告濫用不安抗辯權,明確表示拒絕履行合同,要求判令被告履行已訴前保全的價值195萬元的8200噸煤炭供貨義務。
被告**泰友答辯稱:雙方簽訂合同后,其發現原告資產情況嚴重惡化,涉及多起訴訟,且均敗訴,又拒不履行生效判決,已毫無履約能力。同時,原告無經銷煤炭資格,所購量遠遠超過其生產用煤。因此,原告隱瞞真實情況欺騙我方與之簽訂購銷合同,我方發現后,根據合同法不安抗辯權之規定,立即停止向原告供貨,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自救行為。請求確認合同無效,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審理中查明:至庭審日止,原告**熱電廠在余杭市人民法院有被執行案件5件,執行標的537.7萬余元,其廠內全部發電機組,在市供電局的電費結算帳戶,已被余杭市人民法院查封和凍結,主廠房已抵償給余杭市**信用社。
1999年度,**熱電廠發電量為680.4419萬KWH,2000年一季度發電量為49.4245萬KWH,按行業標準,在正常情況下年用煤量為5800噸左右。
**熱電廠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為:主營發電、供熱,兼營含下屬非獨立核算分支機構經營范圍。庭審中,原告稱其有煤炭經營資格,向被告購煤一部分自用,一部分銷售。法庭準許原告限期舉證,原告向法庭提供的證據為其上級主管部門**華能物資公司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其該公司的煤炭經營資格證書,而未能提供原告可經營煤炭的相關證據。
【審判】
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被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發現原告隱瞞其負債經營的實際情況,如繼續履行合同將有造成不能對待給付的危險,即中止履行合同,并函告要求準備好全部貨款,或者提供相應擔保才能繼續合同后,在原告至庭審日未能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情形下,中止履行交貨義務,且確有證據證明原告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尚有500余萬元債務在法院強制執行程序中,完全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合同的能力。據此,被告不安抗辯的理由成立,原告要求被告繼續履行合同供給價值195萬元的8200噸煤炭之訴請,依法不予支持。原告雖無煤炭經營資格,但尚欠確鑿證據證明原告有合同欺詐行為和向被告所購煤炭進行違法銷售行為,故被告要求確認雙方所簽煤炭買賣合同無效,無現實證據和法律依據,理由不充分,不予采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第(四)項之規定,該院于2000年6月13日判決:
駁回原告**華能**熱電廠的訴訟請求。
【評析】
本案審理中對被告**泰友的“不安抗辯”理由是否成立,有三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泰友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作為先履行方,在發現原告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情況下,如繼續履行合同將有造成不能對待給付的危險,以不安抗辯為由,立即中止履行合同,在**熱電廠未能提供相應擔保情況下,中止履行交貨義務,且確有證據證明**熱電廠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完全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合同的能力。**泰友的不安抗辯理由成立。**泰友中止履行后,**熱電廠未在合理期限內提供適當擔保,**熱電廠要求**泰友履行交貨義務之訴請不予支持。
另一種意見認為,本案被告行使不安抗辯權條件是否具備,值得探討。因為從理論上分析,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滿足的一個條件是對方當事人的財產在合同訂立后明顯減少,有不能對待給付的危險。而本案中的**熱電廠經營狀況嚴重惡化并非發生在與**泰友買賣合同訂立之后,而是之前已經如此。故**泰友只能以**熱電廠隱瞞其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真實情況,以欺詐手段騙取其信任,使其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合同為理由,申請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撤銷或者變更。
第三種意見認為,**熱電廠無經營煤炭資格。而根據其生產能力,所需煤炭年用量僅5800噸左右,**熱電廠要求**泰友在三個月內向其供煤35000噸,遠遠超過其生產用煤量,可推定其訂立合同目的為銷售煤炭。**熱電廠無煤炭經營資格,與**泰友所訂煤炭買賣合同屬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之規定情形,應當依法確認無效,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原告訴請應予駁回。
本案處理意見采納了第一種意見,我們認為比較符合合同法關于不安抗辯權之有關規定。
第一,不安抗辯權,又稱保證履行抗辯權,是具有先給付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當對方財產明顯減少,不能保證對等給付時,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它是一種自助權,是法律賦予先為給付的一方當事人在有證據表明對方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時,可以中止履行合同的權利。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八條規定,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須雙方當事人的債務因同一雙務合同而產生。(2)必須是負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才有權利行使不安抗辯權;(3)須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有不能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對1、2兩點,本案當事人均已適格,這里有爭議的是第3點,即一方當事人有不能對等給付的現實危險事實,是否必須在如第二種意見所述的合同訂立后發生,也即發生危險事實的時間點必須落在何處,是行使不安抗辯權當事人是否適格的決定條件?在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對因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的四種情形,是否應當在合同訂立后發生并未明確規定。但從合同法設立不安抗辯權制度的立法原理和意圖分析,設立該項制度,意在保護先為給付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假如把不能對待給付的危險事實發生框定在合同訂立以后至先為給付方履行合同義務前這一時間段內,則意味著合同訂立前,后履行義務方即使已存在不能對待給付的危險事實,先履行義務方在發現并有證據證實后履行義務方有不能對待給付之危險時,仍不能以此為由行使不安抗辯權,這明顯地減弱了先履行一方當事人的自助權,有悖公平原則,不利于交易安全,也與合同法設立不安抗辯制度的本意相違背。所以,只要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有切確證據證明對方有不能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先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即可依法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本案被告**泰友在發現并有證據證明**熱電廠經營狀況嚴重惡化的事實后,依法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第二,當事人在合同訂立后或合同履行過程中,一方當事人以對方采用欺詐、脅迫等手段,使其在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要求依法行使撤銷權,這也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一項權利,但這項權利的行使,必須有當事人的申請。本案的先履行義務一方當事人**泰友在辯稱理由中也曾提出了**熱電廠在與其簽訂買賣合同時隱瞞其經營狀況惡化的事實,騙取其信任,以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應確認為無效合同,自始無法律約束力。其該主張混淆了合同法第五十二條中規定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為無效合同,與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可請求變更或撤銷的區別。同樣是以欺詐、脅迫的手段,無效合同中的欺詐,須有該行為引起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后果;而可變更或可撤銷的合同中的欺詐,在當事人不申請撤銷的前提下仍為有效,當事人仍應按合同約定履行。**熱電廠雖無經銷煤炭許可證,但本案尚無證據證明其已準備將該35000噸煤炭違法銷售的事實;**熱電廠作為熱力發電廠,自用煤炭是不爭的事實,且法院也很難從調取的年用煤量證據來推定煤炭買賣合同中哪部分煤炭是自用的有效,哪部分是用于銷售而無效,證據上難以認定。故以**熱電廠違反煤炭法有關規定,以銷售煤炭為目的訂立的合同無效,顯然在證據和事實上難以立足。而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認定合同無效,又無損害國家利益的結果。本案的雙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事實較符合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當事人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的特征,但**泰友并未以此為由要求撤銷該合同,根據不告不理原則,對**泰友的無效合同辯稱理由不予采納。
如果您或者家人、親友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法律服務,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合同可以公證嗎
2021-02-04行政強制執行中終轉化多長時間
2021-02-18申請訴前財產保全的步驟
2021-01-20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證是什么意思
2020-12-13“違建”面臨拆遷時真的沒有任何辦法嗎
2020-12-16不看不知道,2019年農村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出新規了
2021-02-16房屋在拆遷范圍內,就一定會拆遷嗎
2020-11-16城中村拆遷,是按房屋實際面積補償還是按人均安置面積補償
2021-03-16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商住房土地到期后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