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查視聽資料的原則
對視聽資料的審查判斷,應遵守下列規則:
(一)必須把視聽資料與案件中的其他證據相印證。審查判斷視聽資料同檢驗其他訴訟證據一樣,也要運用案件中的其他證據與視聽資料相印證,把視聽資料與刑事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被害人的陳述、民事當事人的陳述相印證;把視聽資料與現場勘驗檢查筆錄、鑒定結論相印證。如相一致要說明相一致的理由;如果出現矛盾,就應分析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解決矛盾的辦法。
(二)要審查判斷視聽資料的制作情況。首先,要由錄音人和錄像人證明錄音和錄像的時間、地點以及在什么情況下錄制的聲音和圖像等;其次,如果錄音和錄像經過復制,還應由復制人證明在復制時無剪輯增減錄音和錄像的情況;再次,應由民事當事人和刑事被告人辨別是否是自己的聲音和圖像。例如,可采用聲紋鑒定等方法鑒定聲音。
(三)是必須審查視聽資料內容的真偽。要確認視聽資料有無證明力,關鍵在于確認其內容的真偽。例如,可以通過慢速播放的方法,鑒別是否有消磁和剪輯的情況;通過高分辨儀的鑒別,可以審查所錄制的聲音有無偽造情況;最后,還可以對磁帶進行檢查,查看有無剪輯的痕跡。
法官怎樣審查刑事證據
刑事訴訟中的證據,是指以法律規定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
法官不保持中立地位,對于一般案件,無視相對公訴機關處于弱勢地位的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偏向于公訴方,偏離于辯護方,從“有罪推定”和“疑罪從輕”的視角看待和認定案件事實,檢察機關指控什么就認定什么,從而導致輕罪事實作重罪事實認定和無罪事實作有罪事實認定,這種情況,檢察機關又往往不會抗訴。對于職務等犯罪案件,則恰恰相反,出現了重罪事實作輕罪事實認定的現象。如此等等,嚴重損害了法律的尊嚴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因此,糾正和預防這些不正確的司法理念及做法,已是當前擺在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工作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
針對上述證據審查和認定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干警一定要不斷強化現代司法理念和人權證據意識,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嚴格審查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客觀、真實性,力爭把每一件案子都辦成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鐵案。為此,對于刑事案件證據的審查和認定務必堅持下列幾個要點
一是刑事案件證據必須清晰明了。刑事案件證據和事實的審查是從微觀到宏觀的動態過程,而對其性質、程度的判斷、認定則又是從宏觀走向微觀。現在不少的領導、公務員及司法人員,對刑事案件證據、事實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靜止、微觀和有利于自己的層面,而不是采取宏觀、辯證的動態和法律的觀念去認識。這就難以判斷證據是否清晰明了,極易導致錯案。
二是刑事案件證據必須定型同一。“定型”是指案件事實有證據固定,使被證明的事實堅定不移,尤其是被證明的主要事實處于靜態,不會變動、不能變動。只有案件事實定型才能確定案件事實的性質和法律屬性。“同一”是指在證據的認定上排除了推斷性,可能性,只有惟一性,即排除了各種合理的懷疑,使偵、控、辯、審認同歸一,不生異議。要不斷強化“疑罪從無”的司法理念。當案件事實和證據“存疑”,并處于“兩可選擇”的時候,要本著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則,不予認定。當被告方提出偵查機關有刑訊逼供行為時,要按照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由偵查機關予以舉證。若偵查機關不能舉證證明自己沒有實施刑訊逼供行為,則對被告方的辯護意見應予采信。
三是刑事案件證據必須庭審質證。刑事訴訟收集和審查證據的目的是為了指控和證明犯罪。所以,任何指控犯罪的證據都要依法經過庭審質證、認證。未經庭審質證、認定的證據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要積極倡導二審刑事案件開庭審理,對于一審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二審出現新的證據、在當地影響重大、被告人提出無罪辯解以及對適用法律存在重大爭議等案件要積極商請公訴機關及時開庭審理。通過開庭審理,如果發現一審認定的證據和事實確有錯誤,必須改判和發回重審時,二審法院應遵循如下原則妥善處理:
其一、改變事實認定有利于被告,經二審開庭質證、認證后,公訴機關對改變的事實無異議的,二審可以直接改判;
其二、改變事實認定有利于被告人,但公訴機關對改變的事實有異議的,應當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理由裁定發回重審;
其三、對于重罪輕判,按現有規定,二審法院無法糾正,內部監督出現空檔,因此,連同輕罪重判一道,應建議檢察機關依法予以抗訴。
四是刑事案件事實必需證據證明。證據鎖鏈構成事實,沒有證據就沒有事實,缺乏證據就無法構成證據鎖鏈,無法構成證據鎖鏈的證據屬于證據不足,證據不足就是事實不清。因此,要準確認定案件事實,必須對每一案件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客觀真實性逐一作出甄別評判,只有這樣,才能對案件的事實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斷。
對于偵查機關工作人員、律師和當事人違反法律規定的權限、程序或用其他不正當的方法獲取的刑事非法證據如何采信的問題,“兩高”規定,言詞證據屬非法證據的一律不予采信;對非法取得的實物證據,如物證、書證、視聽資料等是否采信,法律法規沒有禁止性規定,因此,審判中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應當予以采信。同時,法官不宜自行收集證據,尤其是不利于被告人的證據,以確保中立和公正。
五是審查案件事實必須全面細致。審判實踐中,審判人員往往重視犯罪事實的查證,而忽視非犯罪事實(如年齡、是否懷孕和悔罪、被害人是否有過錯等)的查證,認為只要犯罪事實清楚就不會判錯。
實際上,對案件的正確判決,既取決于犯罪事實的大小、輕重,更取決于全部案件事實。案件危害性的大小是案件的綜合反映,并不僅僅是犯罪的行為和結果,這一點我們多數同志認識不到。從刑罰的目的來看,刑罰的輕重雖然應當與罪行的輕重相適應,但確實也要注重刑罰的目的,強調行為人的主觀惡性,從社會效果的要求來講還要適當考慮社會輿論和群眾反映。這些情節不是犯罪事實的本身,但都是構成犯罪危害程度的有機部分。這就要求審判人員在審判過程中一定要查清全部案件事實,只有這樣,才能定性準確,責任分明,罰當其罪。
此外,對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要認真審查。要運用過錯責任原則,依法建議被害人和公訴機關列齊附帶民事賠償責任人,以確保被告人和被害人雙方的合法權益。
以上,是由律霸網小編整理出來的相關內容。綜上,我們知道審查視聽資料必須把視聽資料與案件中的其他證據相印證,要審查判斷視聽資料的制作情況,必須審查視聽資料內容的真偽,如果你還有什么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宋**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2-09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離職后個人檔案要如何處理
2020-11-12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想領結婚證父母不給戶口本怎么辦
2020-12-09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交通事故逃逸死亡賠償
2020-12-03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加工承攬合同制定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8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再保險分出人應收分保賬款的主要內容
2021-02-25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保險合同規定車禍過時報案不賠償條款屬霸王條款
2020-12-0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是什么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