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合同義務的主要內容及法律責任有哪些
一、后合同義務主要有哪些
當事人應該承擔那些具體的后合同義務,要依據每個具體合同的性質、目的、履行情況、交易習慣等來確定,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后合同義務:
1﹑告知或通知義務,指在合同關系終止后,當事人一方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負有將對方當事人不知悉的有關合同事宜通知對方當事人法。商告知或通知的目的在于讓對方知曉自己的請求或者促使對方當事人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法。商如債務人根據制度以提存方式消滅合同關系后,應及時將有關提存事項通知債權人。
2﹑保密義務,是指合同關系終止后,在一定期限﹑一定范圍內負有保守在合同訂立,履行中所知悉的對方秘密的義務法。商在合同交易中的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法。商如在雇傭合同關系終止后,受雇人對其知悉的雇主秘密負有保密的義務。
3﹑協作或協助義務,是指在合同關系終止后,當事人一方基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交易習慣等,協助對方當事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法。商我國《合同法》第412條也規定“因委托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托將損害委托人利益的,在委托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托事務之前,委托人應當繼續處理委托事務。”委托人在這里承擔的就是合同終止之后的協助義務。
4﹑保護、注意義務,在合同關系終止后,當事人應當盡到一個誠實善意之人的注意義務,保護對方當事人正當合法的權益。
二、違反后合同義務應承擔什么責任
《合同法》雖規定了后合同義務,但對違反后合同義務的民事法律后果,卻未做出具體的規定。按照學術界通說的觀點,違反后合同義務仍然應當按照違約責任處理。
對于后合同責任的承擔方式,大體應有強制協助、繼續履行、停止侵害和賠償損失四種,在審判實踐中其承擔方式的具體適用應根據受損害方的要求和案件具體情況由法官自由裁量。
其中,賠償損失應當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2021-02-19旅游被強制買東西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0-11-22土地稅如何征收
2020-11-19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合同欺詐是犯罪嗎
2021-01-06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