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大誤解包括哪幾種情形
所謂重大誤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1條規定,是指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行為。
重大誤解主要有以下5種:
1、對合同性質發生的誤解。因為合同的性質往往決定了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例如將買賣合同誤解為贈與合同,勢必改變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從而違背當事人的初衷,因此,對合同性質發生的誤解應屬重大誤解。
2、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在即時清結或不具有人身性質的合同中,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一般不構成影響合同效力的重大誤解,因為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不會因具體當事人的不同而存在重大改變。但是在以當事人信用為基礎的合同中(信托、委托、寄存、信貸),在以某種感情或特殊身份關系為基礎的合同中(如贈與、無償借貸),或者在以當事人的特定技能的合同中(如演出、加工承攬),對對方當事人的誤解則明顯屬于重大誤解。
3、對標的物品種的誤解。如將冷凍機誤解為冷藏機。因為對標的物品種的誤解屬于對合同標的本身的誤解,所以將造成合同的目的落空,使誤解者遭受重大損失,當歸屬重大誤解。
4、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如將贗品當作真跡,將合金當作純金購買,即屬重大誤解。但僅對標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發生的誤解不屬重大誤解。
5、對標的物數量、包裝、履行方式、履行地點、履行期限的誤解。如果對上述的誤解造成了誤解者重大損失的當歸屬重大誤解,如果未造成誤解者重大損失則不屬重大誤解。
二、構成重大誤解應具備哪些條件
構成重大誤解必須具備以下4個要件:
1、必須對合同主要內容發生了重大誤解。如果僅僅對合同的非主要條款發生誤解,并且不影響合同的目的及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則不構成重大誤解。
2、誤解人因為誤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即誤解人的誤解與其意思表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3、誤解是由誤解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這也是誤解和欺詐、脅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區別之一。即誤解人的錯誤認識不是源于對方當事人的遺錯行為,而是由于自己的不謹慎。
4、誤解是誤解人的非故意行為。在此不允許當事人以重大誤解為借口,而實屬于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行為來撤銷合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重大誤解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一旦發現存在重大誤解時,當事人可以選擇是否撤銷合同,如果撤銷的話,則是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的申請。同時,構成重大誤解的也是要具備相應的條件才行。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財產法院怎么判
2021-02-03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一首歌的版權費是多少
2020-12-15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商業承兌匯票的提示承兌是什么
2021-02-10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企業如何與員工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對象、范圍、期限、義務
2021-01-03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被公司開除依據勞動法怎么賠償的
2021-01-20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半掛車未上保險不賠付
2021-02-07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