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關于合同的爭議可能會出現(xiàn)合同主體不適格、合同一方當事人違約以及合同違反強制規(guī)定而無效等情況;然而在現(xiàn)實中,合同風險也是很重要的一項造成損失承擔的問題,需要當事人注意。那么買賣合同何時需風險承擔?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買賣合同何時需要風險承擔
買賣合同中的風險承擔,需要滿足一定的構成條件:
第一,雙務合同才存在風險承擔問題。因為對于風險承擔,根據大陸法系的傳統(tǒng)觀點,大都認為主要是價金風險問題,即當標的物毀損、滅失時,對方是否需要支付價金的問題。因此只有在雙務合同中,才有探討風險承擔的必要。
第二,須非因可歸責于雙方當事人的事由。風險必須是由不可歸責于當事人任何一方的原因造成的。在買賣合同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中,既有可能由可以歸責于當事人,某一方或雙方的事由造成的,也有可能由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的事由造成。對于前一種情況,各國立法都通過違約責任制度加以規(guī)定,只有由于不可歸責于任何一方當事人的事由導致的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才交給危險負擔制度處理。
第三,風險發(fā)生的時間應當在合同生效以后,合同履行中發(fā)生。風險的出現(xiàn)必須在合同簽訂之后,而不能是合同簽訂之前已經出現(xiàn)。如果在合同簽訂之前就已出現(xiàn),那屬于標的物自始不能的問題。另外風險必須發(fā)生在合同業(yè)已生效的情況下,如果合同還沒生效,談不上合同的履行,也就無所謂風險承擔的問題。
第四,給付全部或者部分不能。這種不能還必須是永久不能。給付如果只是暫時不能,當這種不能的原因消失時,仍應當繼續(xù)履行。
原則上,應當說風險承擔的移轉與否與出賣人的違約行為,即出賣人履行不符合合同約定沒有關系。出賣人雖然沒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債務,如遲延履行或者交付的貨物不符合合同約定等,但只要買賣標的物已經交付,風險承擔就發(fā)生移轉。因為在標的物交付的情況下,實際上控制標的物的能力已經為買受人所取得,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由買受人承擔風險承擔比較合理。至于出賣人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事情,可以由買受人另外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
滿足了以上條件的時候,就能產生合同風險承擔的問題,而一般來說,如同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都能造成風險承擔。一般承擔由當事人實現(xiàn)約定,無約定時再根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而定。律霸網還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yī)療訴訟中專家證言的重要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021-02-11損壞他人名譽罪怎么判
2020-12-23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盜竊罪量刑標準數(shù)額
2020-11-2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滴滴拒絕接受監(jiān)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分手協(xié)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夫妻雙方怎樣做能不承擔對方債務?
2021-02-23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賣房合同代理簽字成立嗎
2021-02-06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xù)
2020-11-09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