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什么制度
(1)回避制度。即訴訟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于他認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判的法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有權提出申請回避;上述人員,如果認為自己對本案有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需要回避時,也應自行回避。
(2)合議制度。即除簡單的民事、經濟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之外,均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由審判員與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合議庭一般由三至七人組成,有一人擔任審判長。合議庭成員權利平等,決定問題時,少數服從多數。
(3)審判委員會制度。即各級人民法院依法設立由院長、庭長和有經驗的審判員參加的審判委員會,作為集體領導審判活動的組織形式。它的任務是,總結審判經驗,討論決定重大的或者疑難的案件和其他有關審判工作問題。它由院長主持,實行民主集中制。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可以列席。審判委員會對具體案件作出的決定,合議庭必須執(zhí)行。
(4)兩審終審制度。即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有權上訴,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也可以上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刑事判決、裁定有錯誤,應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這些上訴和抗訴案件,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作為第二審進行審理。其判決和裁定是終審的判決和裁定。
(5)審判監(jiān)督制度。即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fā)現確有錯誤,必須提交本院審判委員會處理,經討論決定后,可進行再審。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fā)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fā)現確有錯誤,或者發(fā)現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有權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提出抗訴。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有什么制度”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割一方有過錯怎么分財產
2021-02-02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釣魚執(zhí)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未留有遺囑的老人遺產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27法律規(guī)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申請法官回避的時限
2020-12-1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學徒是雇傭關系嗎
2020-11-20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5新《集體合同規(guī)定》注重對女職工特殊保護
2020-12-10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掛靠車輛出事故的保險費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0-12-1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