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保車輛出險后,車主向保險公司索賠,保險公司以車主在事故發生后未及時向其報案為由拒絕理賠。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保險公司應賠付原告周先生事故理賠款人民幣10萬元。
2003年11月28日,保險公司簽發機動車輛保險單,被保險人為周先生,其中車輛損失險11.2萬元、第三者責任險10萬元及不計特約險,保險日期為一年。
2004年2月11日晚,周先生的司機張某駕駛保險車輛在行駛途中與騎車人胡某車前輪左側處相撞,造成胡倒地受傷及兩車物損的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胡承擔主要責任,周先生一方承擔次要責任。因雙方對賠償未能達成一致,胡某于2008年8月以損害賠償為由訴至法院,經法院判決后,周先生一方賠付了胡某12.6萬元。今年8月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理賠款。
周先生訴稱,投保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經法院判決,已賠付了案外人12.6萬元。因在賠償完畢后向保險公司理賠未果,故要求保險公司支付理賠款10萬元。
保險公司辯稱,周先生在事故發生后未及時向本公司報案,在索賠時,公司才知道事故的發生,發生保險事故及時報案是被保險人應當履行的義務,如果被保險人沒有履行此義務,保險人可以依合同約定拒絕賠償。
庭審中,保險公司堅持認為未查到周先生當時的報案記錄,周先生沒有履行報案義務,公司有權拒絕賠償。而周先生堅持自己的主張,認為在事故發生后已通過原代辦購買保險合同的汽車銷售公司向其進行了報案,保險公司查不到報案記錄不能據此推定自己沒有報案。
法院認為,關于保險公司以周先生未在事故發生后予以報案而拒絕理賠,首先,保險公司對于受理被保險人的報案均不予出具已接受報案的憑證,在對是否報案發生爭議時,被保險人對此處于很不利的舉證地位,故在保險公司存在此種受理報案工作程序前提下,適用此條款免除賠償責任不盡合理;其次,保險合同中設置此條款的目的應該是在于防止人為擴大損失、預防出現制造假事故等道德風險,而本案所述事故及損失已為法院生效判決所確認,并不存在條款所要避免的風險。現保險公司僅以周先生未及時報案而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的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護人員因公殉職如何認定
2021-01-07治安處罰影響嚴重包括哪些
2021-03-19股東代表訴訟能否突破管轄
2020-11-22房屋租賃合同的稅款規定有什么
2021-01-14涉外婚姻律師收費標準
2020-11-23晚婚晚育優惠政策有哪些
2020-12-28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勞動合同是否應當約定底薪
2020-11-23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01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八條
2021-01-15林地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資產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