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立法上和訴訟實踐中,對三者的功能界定并不清晰,甚至是混亂的。由此也導致了對此三個程序的運用刻板,時間設置不合理等問題。
(一)功能錯亂。對于哪一些功能應當配置在哪一個程序,或者說哪一個程序應當解決哪一些問題,規定上混亂,應用上混雜。表現在:
第一,把質證的功能錯誤地配置在證據交換程序中。
質證是開庭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應當在開庭時進行。最高法院的“證據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明確了質證應當在法庭上(即開庭時)進行。另一方面,該規定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在證據交換的過程中,審判人員對當事人無異議的事實、證據應當記錄在卷;對有異議的證據,按照需要證明的事實分類記錄在卷,并記載異議的理由。”雖然該款規定沒有直接表明應對所交換的證據進行質證,但是,很多人認為,要分別無異議和有異議的證據,不通過質證顯然是不可能做到的。還有觀點認為,證據交換過程中的質證是針對證據的合法性、真實性,而開庭時的質證則應針對證據的關聯性,即證據與待證事實的關聯程度。然而,證據的“三性”是統一的、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將三者分割并安排在不同程序中進行質證,是不可行的。
第二,把證人作證錯誤安排在證據交換中進行。
“證據規定”第五十五條,一方面規定“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接受當事人的質詢”,另一方面規定“證人在人民法院組織雙方當事人交換證據時出席陳述證言的,可視為出庭作證”。所謂“視為出庭作證”,明顯是將證據交換和開庭混同了。證人作證,適宜在正式開庭時進行,不僅因為開庭才是查明事實的正式程序,而且因為證人作證除陳述證言外,更重要的是接受雙方當事人的質詢。把證人作證安排在開庭時進行,效果顯然更好。
第三,庭前會議分解了部分開庭的功能。在我國,庭前會議目前還不是一個法定的程序,因此對可以在庭前會議解決的問題,還沒有一個明晰的認識。有的法院借鑒了外國的做法,進行了庭前會議的嘗試。盡管這種做法目前還沒有法律依據,但是作為程序管理的工具,為開庭作一些準備,并無不可。問題是必須明確庭前會議的功能,哪一些問題可以在庭前會議上解決,哪一些不能。在一些普通法系國家,如加拿大、美國,可以在庭前會議上解決的問題十分廣泛,但主要為開庭做準備,例如決定文件的真實性,整理證據和爭點,界定開庭審理的問題。也可以解決庭前程序中的問題,如事實發現程序中的爭議,管轄權爭議等。然而,有些問題是被明確地排除在庭前會議的范圍之外的。例如,一方當事人不能利用庭前會議竊取對方當事人開庭準備的信息;不能利用庭前會議作為發現事實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庭前會議不能代替開庭審理。在我國嘗試使用庭前會議的法院,都不同程度的分解了部分開庭的功能,例如質證。
(二)運用刻板。
開庭是審判程序的核心。由于我國沒有設立有如普通法系國家的簡易判決程序,因此開庭也是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必經程序。證據交換,在普通法系國家作為一個必經程序設置,有其合理性。然而,根據最高法院“證據規定”,證據交換并非必經程序,僅在兩種情形下使用,即當事人申請和證據較多、復雜疑難的案件。也就是說,對證據不多或者非復雜疑難案件,當事人沒有申請的,可以不組織證據交換。這樣的安排具有靈活性。的確,對于證據不多、案情簡單的案件,證據可以在法院指定的舉證期限內向法院提供,在開庭時出示并質證,在開庭前交換的必要性不大。這對于減輕當事人的訟累,縮短案件審理期限,節約訴訟成本,都具有一定的意義。至于庭前會議,更加沒有必要作為每一個案件的必經程序。即使在其發源地的美國,庭前會議也僅用于復雜的案件,而不是所有案件。是否啟用庭前會議程序,得視案件的具體情況而定。
然而,目前許多法院在運用證據交換和庭前會議時,顯得過于刻板。所有案件,無論爭議標的大小、證據多少、案情是否復雜疑難,一律安排證據交換。有的法院在證據交換后,隨之召開庭前會議,對所交換的證據進行質證,然后是開庭審理。證據交換、庭前會議、開庭“三步曲”,在每一個案件一成不變地進行。
(三)時間設置不當。
審判實踐中,有的法院在證據交換和庭前會議的時間安排上不合理。其通常做法是,立案之后即安排證據交換的時間,通知當事人參加。證據交換之后,詢問當事人是否有需要提交反駁證據。若有,則安排第二次證據交換;若無,則接著召開庭前會議,或者開庭。這樣的安排,使得當事人沒有充足的時間仔細消化其所收到的對方的證據,準備質證意見和辯論意見。證據交換和開庭,在時間上沒有明確的界限,在功能上相混淆。在證據交換之后接著開庭,實際上與當庭舉證沒有區別,在很大程度上沒有達到設置證據交換程序的初衷和目的。
對于庭前會議,由于對其功能的認識模糊,因此在時間設置上也不盡合理。在證據交換之后緊接著召開庭前會議,由于沒有給予當事人準備的充足時間,因此,對實現庭前會議為開庭做準備的功能,如決定文件的真實性,整理證據和爭點,界定開庭審理的問題,無疑將受到削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工傷復發的處理規定
2021-01-18醫療事故賠償申請
2020-12-18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被家暴打成輕微傷可以離婚嗎
2020-12-18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企業破產職工如何安置和補償
2021-03-23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員工上班玩手機公司可以辭退嗎
2021-01-06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扶老人險怎么買,扶老人險賠什么
2020-12-12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7)
2020-11-23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農村土地流轉承包到期后怎么辦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