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詐人發出欺騙性或虛假性的邀請,誘導對方向自己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采取欺詐手段實現簽約目的。
二、欺詐人對訂立合同的主要條款及有關關鍵性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對方發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致使對方做出錯誤的承諾,以實現其訂立合同的目的。
三、所簽合同生效后欺詐人通過雙方履行該合同,達到其獲取不法利益的目的。
四、合同欺詐的突出特點是欺詐人一般具有合法的主體資格或具有一定的實際履約能力,同時可能還積極履行所簽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五、在合同簽訂時,故意省略“合同違約條款”,不約定合同違約的相關處罰規定,使得占據強勢的欺詐方獲得不法利益。
六、在合同簽訂時,故意預留“陷阱”或者“圈套”,使得被詐騙方在合同執行時有過錯行為,使得詐騙方獲得不法利益
利用合同主體的欺詐行為
A.虛構合同主體。即行騙者以一家沒有注冊資本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貿易公司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一旦收到定金或貨物,就宣告破產或溜之大吉。
B.利用有限責任公司欺詐。行騙者以很低的注冊資本注冊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然后在國際貿易中行騙。即使最后由法院判令其承擔責任,按照法律規定,也只能以其注冊資本為限。
利用合同條款欺詐行為
A.品質條款欺詐。即故意將品質條款簽訂的含混不清,以低充高,以次充好。
B.索賠條款欺詐。賣方在索賠期限上設下陷阱,使買方的索賠權利得不到時間的保證。
C.運輸條款欺詐。即在CIF條件下,賣方改班輪運輸為租船運輸,然后同承運人合謀,制造假提單騙取買方貨款。
D.支付條款欺詐。買方故意推遲開來一個不合合同約定的L/C,此時,賣方已將貨物基本備妥,然后,以來不及該證為由強迫賣方接受D/A支付條件,收到貨物后拒付貨款。
E.檢驗條款欺詐。通常是買方設定一個很高的或者賣方不太熟悉的檢驗標準或機構,然后,利用檢驗報告向賣方索賠。
F.利用運輸條款和支付條款的聯系欺詐。例如,D/P條件下,如果買方不贖單,就提不到貨物,然而,在A/P條件下,提貨憑證不是航空公司收到貨物后簽發的航空運單,而是航空公司簽發給收貨人的提貨通知單。這樣一來,就很可能給賣方造成錢貨兩空的被動就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是依約定成立嗎
2021-02-14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筆跡鑒定是否有權知道結果
2021-02-13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離職補償金標準按照應發嗎
2021-02-15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