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一年半后才簽合同合法嗎
不合法,《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所以,公司的做法當然是違法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新勞動合同法要求公司與員工必須以書面方式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如果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將面臨如下的法律風險/法律后果:
1.支付雙倍工資。《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無法約定勞動者的試用期。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對新招員工就難以約定試用期,直接招用,不僅需要增加試用期期間的支出,而且容易帶來用人風險。
3.難以穩定員工和技術人員。如果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職工可以說走就走,無需提前一個月打離職報告,法律不追究其責任。技術人員也同樣。如果用人單位與技術人員不簽訂勞動合同,不僅可以說走就走,無許承擔培訓費用。
4.難以保護商業秘密。每個企業或多或少有商業秘密,不簽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增加條款,很難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
5.難以進行競業限制。企業要對勞動者進行競業限制,主要針對高技能人才,不簽訂勞動合同,無法通過勞動合同作出競業限制,采用其他辦法很難收效。
6.被迫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被迫與勞動者簽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利益將造成較大影響。
7.在動爭議處理中企業十分被動。不簽勞動合同,責任主要在是企業。一旦產生勞資爭議,企業拿不出重要依據——勞動合同,違法在先,按照法律規定,必須承擔諸多不利后果。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并且在發生勞動糾紛的時候保護自己不受侵害。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合伙人之間股份轉讓必須全體合伙人同意嗎
2021-01-06高速打電話被拍怎么處罰
2021-03-17別人不欠我錢但是有張欠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1-29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