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定義,可以得出,競業限制補償金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競業限制補償金必須是基于勞動關系的存在才能產生;
第二、競業限制補償金以勞動者履行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為前提條件;
第三、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支付期限、標準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具有較強的法定性。
第四、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體僅限于用人單位和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雙方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等未作約定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原因不按協議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勞動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即在沒有約定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情況下,根據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也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如果有約定,而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支付義務,勞動者可以選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金,也可以選擇解除競業限制協議,而放棄要求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張。
作為勞動法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協議以及競業限制補償金的適用等提供了相應的法律根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1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施工班組安全合同格式
2020-11-20職業病診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7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擅自改變字號名稱如何處罰
2020-12-06可以簽訂免息借款協議嗎
2021-02-21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口頭解除合同合法嗎
2020-12-12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出售民間偏方治病出售民間偏方都構成銷售假藥罪嗎
2020-11-15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怎么才能讓自己順利獲得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