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員工入職沒合同
求助工會獲賠償
去年12月12日,29歲的小趙被某服飾公司聘為銷售部督導員。今年7月1日,公司領導找他談話,勸其辭職。經過協商,雙方簽訂《離職協議》:“小趙在工作期間無不良表現,經公司慎重考慮準予其離職。”隨后辦理了相關手續。離職后小趙心里很不是滋味:工作良好還勸我辭職,這不是欺負人嗎?于是,他向北京市職工服務熱線12351求助,得知單位沒與他簽合同可以要求雙倍工資差額時,他便向豐臺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中心提出申請,索要賠償2.1萬元。
經過工會調解員、北京市東-易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午多次耐心講解相關法律法規,今年11月5日,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公司同意賠償小趙1萬元。
說法:
單位用工不簽約
面臨法律風險多
調解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劉律師。他介紹,《勞動合同法》實施幾年來,個別企業仍然不愿與職工簽合同,殊不知這種行為不僅會損害職工的合法權益,也會使單位面臨更多的法律風險。
首先,用人單位不簽訂合同,職工有權要求雙倍工資差額。《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按照《勞動合同法》第82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的規定,勞動者無論在職還是在離職后的一定時期內,都可據此要求單位支付二倍工資差額,這是法律賦予職工的權利,并非“報復”單位。
其次,單位不簽合同超過一年,視為與職工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14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同時,《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并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由此來看,用人單位在“視為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況下,仍負有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義務,而且自“視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到勞動者退休之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只存在解除勞動合同的問題,而不再有終止勞動合同的情況。
第三,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職工可隨時辭職,且不用承擔違約責任。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7條“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如果簽有勞動合同,職工要提前解除勞動關系時需提前30天通知單位,而且必須是書面的,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給單位造成損失要賠償;但用人單位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職工可以隨時辭職,即使單位找不到人接替其崗位,職工也無需承擔違約責任。
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內容分為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內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外的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為要式勞動合同和非要式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1-01-02商號權糾紛主體可以是個人嗎
2021-02-24肇事司機逃逸如何處理
2020-12-16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商業銀行辦理業務收取的手續費如何確定
2021-02-28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