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2.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3.用人單位違反集體合同,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工會可以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責任;因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經協商解決不成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4.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5.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6.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7.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8.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第八十九條【不出具解除、終止書面證明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增資擴股流程
2020-12-25勞動糾紛案件如何申請再審
2021-03-03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未簽訂借款合同發生糾紛要去哪里起訴
2021-01-01如何理解共同承攬人的連帶責任
2020-12-14學生在學校自殘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1-01-24業主委員會的概念以及職責是什么
2021-03-20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是怎樣的
2020-12-01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21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2-02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企業拆遷的時候天然氣會賠償嗎,賠償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22房屋土地使用面積拆遷補償時大于房屋建筑面積是否有補償
2021-01-21政府拆遷沒有執照的商鋪怎么辦
2021-03-15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