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撤銷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1、重大誤解。即行為人因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品種、質量、規格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的損失的。
2、顯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它對利益受損方而言,并非自愿接受。其主要特征在于一方利用對方缺乏經驗和緊迫而乘人之危。合同的公平與否,還應當以當事人之間的物質利益是否均衡加以判定,只有將主客觀要件結合起來,才能正確認定顯失公平問題。
3、乘人之危。是指當事人一方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做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
4、欺詐、脅迫。即一方當事人采用欺騙或實施不法行為給對方造成危難等手段,使對方做出違背真意的意思表示。
二、可撤銷合同應具備哪些條件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是出于重大誤解從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規定可予以撤銷的合同。一般認為,可撤銷合同要滿足以下:
1、締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這其中包括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法》第54條對此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
2、合同是否撤銷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予以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一般是不能依職權主動來予以撤銷的。這一點似乎更有強調的必要。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就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這一請求或主張就直接依職權來撤銷了合同,實在是有越權之嫌。而且《合同法》第54條第3款還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3、合同在撤銷前應為有效。與合同解除不同,《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上文對可撤銷合同的相關內容,小編對此作出解答。由此可見,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具體有欺詐,或脅迫,或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以及乘人之危。即便依法您有權撤銷合同,但您是不能自己直接撤銷,只能通過法律程序去撤銷。更多相關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十級工傷賠償標準2020
2020-12-28申請注冊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3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交通事故中車主與駕駛員如何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02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婚前財產的約定和處理
2021-02-02父親放棄繼承房產孫子能繼承嗎
2021-02-27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和艾滋病人結婚是無效的嗎
2021-03-02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車禍導致他人父母死亡應該賠多少錢
2021-02-26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勞動者不承認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10員工患病能否變更勞動合同,員工患病如何變更勞動合同
2020-11-18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